冷江
胡金九是稠嶺第一個私人辦廠、闖過大上海見過大世面的人!
八十年代中期的稠嶺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僅有的一點非農業主要靠江浙商人來此地收購土特產,包括收購野生動物皮毛。在與這些商販接觸過程中,胡金九敏銳捕捉到了商機,決定與浙江商人合伙辦一家皮革廠。
說干就干,胡金九押出去兩間大瓦房向信用社貸款,又動員四鄰八友,最后湊了五萬元,從浙江進了一批設備,廠子立起來了。縣廣播電視局派記者扛著長槍短炮前來采訪,可以說一時間胡金九成了全縣風云人物!
很快第一批皮革產品順利投產!浙江商人讓胡金九緊急運輸一大卡車產品去上海交貨。
到了上海,對方直接讓車子開到郊區一個大倉庫,驗了貨,先付了一萬元訂金,讓胡金九三天內拿發票來結清貨款。胡金九不知道銷售貨物還要開發票,連夜坐大卡車往回趕,第二天開了發票又趕過去時,倉庫已經人去樓空。失魂落魄回到稠嶺后,上海那家公司以未收到貨物為由起訴胡金九,法院判令雙倍返還定金。浙江商人也趁火打劫,要求撤資。廠子和兩間大瓦房就這樣給抵了出去,末了還欠下一屁股債。
第一次創業以慘敗結束。胡金九并不氣餒,短暫的沉靜后,看準了一片荒山。他找到村支書,要求承包改造成茶園。支書板著臉說,金九啊,不是我說你,栽了那么大的跟頭也長點心,你畢竟不是光棍一條,還有老婆孩子,能不能不瞎折騰?
胡金九不管支書怎么數落,都還是堅持要承包。最后支書問,你拿什么抵押呢?萬一又失敗了怎么辦?胡金九拍拍胸脯,用我這一條爛命,老叔您看值嗎?
包下荒山后,胡金九和妻子干脆一起在山上搭了個草棚,吃住都在山上。一干就是三年,把整座荒山全都種上了茶樹,茶樹林邊上又種上了杉樹。按他預計,再過三年光茶葉收入每年至少五千,杉木成材后價值數萬。就在這時,當初辦廠參與集資的幾戶村民不干了,他們一起上山找到胡金九,要求立即還錢,否則用茶山抵債。胡金九的二次創業就這樣宣告終結。
所有人都以為他這下該老實了。沒料到,胡金九并不死心。幾年后他又看上了新的機會。
九十年代初的稠嶺交通已經大為改觀,一條省道貫通稠嶺,直接抵達南京和上海。老胡想學駕駛,開貨車跑運輸。去駕校體檢時,不料被告知視力有障礙而且年紀大了,不適合開車。老胡回到家里郁郁寡歡,思前想后猛地一拍大腿,有了——讓兒子別念高中了,都留了兩回級了,去學開車,準能掙大錢!
半年后兒子拿到了駕照,替一家運輸公司開大貨,專門跑上海的長途。老胡年紀大了,眼睛也有點昏花,但堅持坐在副駕駛位子上,說是要替兒子把關!其實,這么多年了,他心里始終沒有忘記當初在上海跌的跟頭!
世上的事沒法用道理說清楚。有一回老胡和兒子送一批貨去上海,在途徑臥牛嶺時,因下大雨天黑路滑,車子拐彎時側翻,老胡和兒子被甩下山崖,兒子只是折了兩根肋骨,老胡可就慘了——不僅頭破血流還摔斷了一條腿!
全身打著繃帶躺在醫院病床上,妻子埋怨,你也一把年紀了,還瞎折騰啥,命要緊!
老胡忍痛呵斥女人:頭發長見識短!路子都是人闖出來的,干事業怎么能半途而廢呢!我在這躺了幾天,也想了幾天,我發現啊城里缺木材,像拐杖都是鐵做的,多費錢呀!
妻子白了他一眼,你這糟老頭子,不會又生什么妖蛾子吧?
老胡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你說著了,腿壞了,我這里可沒壞!咱那有的是資源,回去后辦一個木藝合作社,領著大伙一塊干!
木藝合作社還真就辦起來了,頭幾年生意不太好,后來慢慢找到了門道,路子逐漸給趟出來了,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進來,成了稠嶺農村經濟的一道亮點。
老胡終于老了,在彌留之際,對著圍攏在床前的全家人說了自己最后一個想法:我還有一件事情沒來得及做!我死后你們給我燒一個紙扎的電腦!到那邊我要把電腦學會,今后在網絡上做生意肯定要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