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楊 山東科技大學
前言:在當今的各項活動中,大數據都已經成為關鍵的組成部分,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就能夠掌握大量的數據。同時,受“互聯網+”、物聯網經濟的影響,各個行業的數據,都呈現出“天文數字”的增長趨勢,所以需要重視對數據的采集。而在完成采集工作以后,還應該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利用數據指引未來的發展,以此來發揮數據的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就可以將Python編程語言應用其中。
對于Python來說,其當前已經廣泛應用在了圖形用戶界面開發、網絡開發、游戲開發、Web全棧開發、數據庫開發等較為廣泛的領域之中。究其原因,Python的功能相對強大,能夠滿足不同工作的需求,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網絡爬蟲。通過Python自帶的框架,能夠獲得網站信息、網頁內容,然后采用正則表達式,對所需的數據進行分析與提取。
(2)網絡開發。在Python的內部,存在很多較為常見的網絡協議庫,所以其能夠作為一個網絡編程工具,參與到相關的開發工作中。
(3)GUI開發。利用Tkinter,Python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GUI應用程序的創建,也能夠與Java形成Jython庫。
(4)游戲開發。采用Python的編程方式,能夠提高游戲開發的便捷性。其中,游戲會員登錄注冊的系統、戰斗攻防系統、交換游戲裝備系統等,都是通過Python進行編程設計的[1]。
(5)人工智能。在當前的社會中,很多不同的智能項目,也需要Python參與到設計、開發中,如微軟的小冰、谷歌的“阿爾法狗”與無人駕駛、蘋果的Siri、百度大腦、IBM的WATSON等。
(6)物聯網終端。實際上,Python的功能,還體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如阿里巴巴、新浪、163、臉書、YouTube等。可以說,在當前的物聯網中,Python的應用無處不在,甚至美國銀行還利用Python,開發了基礎設施、新產品的接口,以此來對金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基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發揮Python價值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物聯網終端的升級、發展。
結合上文對Python功能的分析,能夠發現其適合應用在大數據挖掘、分析之中。在大數據時代中,能夠利用數據分析,得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以此來更加充分的發揮大數據的關鍵性作用,為相關工作的進展,提供更具價值的參考。具體來說,Python在大數據挖掘、分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其自身的性能上,其相關內容如下:
與傳統的數據處理、制圖、計算的軟件R語言相比,Python編程語言具有很多實際的產品建構功能。對于工作人員來說,Python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同時在編程語言中,其排名順序也在不斷的提升。例如:在統計分析的工作中,Python的排名已經超過了R語言。根據數據挖掘咨詢網站的調查,能夠發現在2016年期間,使用R語言的人員較多;而到了2017年,使用Python的人員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使用R語言的人數。也就是說,經過Python的發展,很多人都加深了對Python的認識,所以成為數據科學、數據分析的重要方式。
在R語言使用人數不斷下降的基礎上,Python的使用人數也在不斷的提升。而這樣的方式,為很多數據挖掘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全新發展方向。究其原因,Python編程語言,其自身的數據挖掘能力較高,能夠基于自動化方式、智能技術等,減少工作人員在數據挖掘中的工作量。而這樣的優勢,不僅可以提高數據挖掘的質量,還能夠提高數據挖掘的全面性等,滿足其具體工作的需求。同時,在完成數據挖掘以后,還能夠在不切換Python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時效性,進而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
對于Python來說,其數據分析庫的功能,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是較為全面的編程工具,能夠滿足數據分析的需求。所以,這一功能為Python在大數據挖掘、分析中的運用,奠定了基礎。在Python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數據分析庫,分別是Numpy、pandas。其前者主要適用于矩陣、數組的分析,操作較為便捷,能夠在科學領域中實現計算;后者分為Series、DataFrame(數據框)兩類。在數據框中,內置了很多標準的數據模型,便于處理大型的數據。例如:如果需要處理其幾千萬行的CVS數據,若是使用字典處理,基本需要2分鐘的時間,而使用Python進行處理,則只需要不到10秒的時間。也就是說,利用Python對數據進行分析,能夠縮短工作的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有效性。
在掌握Python數據分析庫的使用方法以后,Python將會成為當前大數據分析的最佳方式。除了上述的庫之外,Python還有神經網絡、人工智能等資源方式。同時一些服務器平臺,也能夠實現C語言、Python的兼容,所以不同的庫工具,能夠為工作人員提供跨平臺的服務,以此來減少數據分析的成本。不僅如此,運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還能夠基于其強大的分析功能,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展示,并且是在同一個Python中完成。基于這一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在數據分析中,切換開發程序的繁瑣的步驟,以此來簡化工作的內容、方式,而這在數據分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就Python來說,其主要的技術支撐,就是PyPI。這一技術,就是Python模塊、腳本的資源庫,同時其內部的資源豐富,甚至可以被程序進行直接調用。除此之外,將Python運用在大數據挖掘、分析中,其豐富的數據交流社區,也是其中關鍵性的功能之一,其中包含很多使用指南、使用教程、文檔等,供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參考。實際上,Python屬于開源性質的,經過長時間的設計、開發以及完善,能夠在Windows、Macos、Linux等平臺中,實現穩定的跨平臺運行。
為了實現大數據挖掘、分析的目的,當前的市場中需要更加專業的Python人員,以此來將更多的時間應用在數據挖掘、分析工作中,將學習Python的時間縮至最短,進而能夠減少數據挖掘、分析的成本。將Python應用在大數據的挖掘、分析之中,能夠很便捷的實現數據的可視化。也就是說,通過Python能夠更加便捷的創作3D圖表、2D圖表等。在seaborn、matplolib兩個專屬庫的基礎上,只要完成簡單的Python代碼編寫,就能夠將可視化的結果輸出,進而更加便于工作人員發現數據的價值,不斷優化相關的工作,實現大數據挖掘、分析的目的。
結語: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的挖掘、分析中,將Python應用其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關工作的便捷性。具體來說,Python自身有著較強的數據挖掘能力,同時數據分庫的功能性、實用性較強,加之其能夠實現跨平臺的運轉,所以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編程的重要作用。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發現,將Python應用在大數據挖掘、分析中,具有較強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