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紅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閱讀已經成為重要的閱讀方式。[1]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當前閱讀的碎片化已成為互聯網環境下人們閱讀的特征。2011年微信的推出,以其操作的便捷性,內容的豐富性迅速成為了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很多高校圖書館也順應這一時代需求紛紛創建了微信公眾號,通過信息推送來對圖書館的活動與服務等進行宣傳。但是由于信息推送不及時、內容單一,使得大量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下降,甚至成為名副其實的“僵尸”,不利于用戶使用習慣的養成。[2]事實上,開通圖書館官方微信不是一件難事,而是開通后如何提高圖文推送的質量吸引讀者持續關注,黏住讀者,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介紹“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官方微信的推送方法,旨在與圖書館同行分享新媒體信息推送的經驗和心得,為高校圖書館在提高微信圖文質量方面提供一些參考。下面將從發布、內容、排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介紹。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建立公眾號初期,考慮到服務號每個月可以群發4條消息,而訂閱號每天可發送1條消息,使用訂閱號推送的信息量遠遠大于服務號,所以最后確定了認證的訂閱號。微信推送分為單圖文和多圖文,考慮到單圖文可以讓讀者集中精力讀一篇高質量的文章,而二條的閱讀量遠遠低于首條,所以舍棄了多圖文,基本采用單圖文的形式發布。
通過對多個高校的圖書館公眾號研究發現,很多高校圖書館發布的工作會議、館員活動等信息其實并不滿足學生的需求,導致閱讀量較低,如果沒有準確的定位,即使信息推送數量達到,質量也很難保證。經過調研分析,高職院校學生跟本科院校學生還是有區別的,普遍對科研類知識不太感興趣,所以選擇推送模塊的時候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盡量發布符合他們心理需求的、感興趣的內容。根據此設計了五大版塊,分別是“暢閱讀”,介紹經典書籍和暢銷書;“Get技能”,教給學生實用的技能;“特別策劃”,推廣圖書館的熱門活動,特別是讀書節活動;“悅生活”,介紹旅游、攝影、美食等內容;“佳片有約”推薦經典和熱門影片。運營一段時間后效果較好,有一些同學主動投稿,所以后來增加了“原創”版塊,這樣通過內容準確的把握,實現共創、共讀的氛圍。
內容可以說是整個文章的靈魂,最后吸引讀者持續關注的還是優質的內容。內容首先是要做好選題,選題的內容要跟讀者有關,好的選題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確定了選題后就可以開始打造一篇文章了。其中內容的推送又分為標題和正文。
標題要能激發讀者的好奇、或能引發讀者的共鳴、能戳中讀者的痛點,總之標題要能制造讀者的預期。比如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其中一篇“我愛……,你想表達你的愛嗎?”一文,從標題上就吸引著大學生對“愛”這個敏感詞的關注度,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閱讀預期,所以這篇推文從標題上就吸引了讀者。
正文的一個原則是要讓讀者讀得流暢易讀。可以通過開頭創造缺口,激發用戶閱讀興趣;不斷順應讀者疑問,讓讀者欲罷不能;提高內容趣味性,增加用戶閱讀快感等方法來實現;另外,內容的呈現要整潔有序,結構清晰,邏輯感強。比如“Get技能|說說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那些事”一文在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臨考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點推出,貼合了他們的需求;整個內容先從學生的角度提出疑問,引起他們的共鳴,讓他們有閱讀的興趣;然后對英語四級中存在的學習難點進行剖析;整個文章結構采取數字大標題結合數字化分項小標題的形式,結構清晰,結尾又巧妙過渡到了圖書館有哪些可供英語學習的報刊和書籍介紹。這篇文章推出之后取得了不錯的閱讀量,在后臺有不少同學咨詢還有沒有類似的四級書籍可以借閱,可以說是一個引導學生從線上淺閱讀轉變為在實體圖書館深閱讀的良好實例。
排版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對于提高文章的讀完率,輔助塑造品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排版有幾個原則:風格固定,簡約,美觀,不花哨;長文要標成小模塊,段落標題化,這樣才能結構清晰,總之文章要遵循模塊化和重點突出原則。具體排版的時候主要分字體和圖片、品牌塑造三方面:
(1)字體
字體排版的總體原則是簡單、易讀。一般正文14-16號字體,注釋12-14號字;頁面距、行距和字距都要做適當地調整,原則是要讓讀者看著舒服不擁擠。顏色上文章主體的顏色都以黑灰色調為主。其中強調的顏色不要用熒光色,選用飽和度低的顏色,且不超過3種顏色。比如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的文章基本都是采用比較方便的秀米編輯器來排版,正文基本都設置成15號字,注釋則采用灰色12號字;段落行距是2倍,字間距2-3,頁邊距10-15;重點部分加粗黑色,或橙色、深紅色。
(2)圖片
圖片遵循的原則是整體性、風格統一性和圖文相關性。所謂的整體性就是應該選背景簡單、主題聚焦或均勻分布、色彩突出或和諧的圖片;風格統一性指的是整篇文章配圖風格應該保持一致,整體感突出;圖文相關性指的是圖文相關有助于讀者認同和理解文字內容。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圖片一定要選取質量較高的圖片,質量低下的圖片很影響讀者的體驗,引用的時候注意版權。比如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的文章的首圖和內容的插圖大部分都是選取精美的插畫,而且插畫反映的主題和文章內容有很大的關聯性,這些插畫圖片都是從專業售圖的公司購買,杜絕了版權的問題。這些精美的圖片對于吸引學生閱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增加了整個文章的檔次感。
(3)品牌塑造
排版對輔助塑造品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讀者每次點進來的排版都不一樣,會產生混亂,從而對品牌的定位產生不清晰之感。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的文章基本結構都比較固定,一般都是在正文開始前放入一張首圖,然后小箭頭或淡色分割線吸引讀者往下讀,在文章的結尾有始終統一的吸引關注的紅色小三角圖標和由圖書館的二維碼和文字組成的固定圖片格式,這樣讀者對整個公號會形成統一的品牌定位形象。通過恰當的排版讓讀者閱讀舒心的同時,也使其對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品牌的定位有所了解,也即該圖書館公眾號平臺是一個高雅地、以傳遞閱讀知識為主,貼近學生生活的讀書平臺。
在讀者關注之初,可以預先設置好溫情的關注即自動回復的內容;另外,讀者在后臺問的問題要及時回復,讀者的疑問要及時解答并反饋。這樣通過公號與讀者良好的互動,慢慢建立了信任感和認同感,加強了對公眾號的黏度。[3]另外,要建立有溫度、有情懷的公眾號,就需要人性化,這樣才有利于互動,比如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的公眾號在與讀者互動的時候就自稱“城建小圖”或簡稱“小圖”,進一步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在文章中也用此稱謂,讓讀者感覺仿佛就是身邊的一個親切的,跟學生同吐槽、同生活的一個鄰家小姐姐或者學姐的形象。
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目的其實是要使讀者形成對公眾號的依賴,也就是說要黏住粉絲。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公眾號自開號兩個月的時間,為了只想單純地看圖文推送質量的效果,所以并沒有大規模的宣傳或強制性要求,只是在圖書館閱覽室門上簡單地張貼二維碼的方式邀請同學掃碼關注,當然后續會通過新生入館教育等方式來進行宣傳。縱然這樣也依然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效果,從原來的僅僅幾十個讀者到后期400多位讀者陸續關注,且基本每天都有零星的粉絲的加入,靠的是優質的內容和較好的排版,還有絕不迎合的態度。在建立公眾號之初,就吸取了一些公眾號因為片面追求加入的粉絲量,導致內容混亂,從而反失去了對這個號關注的真正粉絲的經驗教訓,找準定位,不為了迎合而降低自己公號的品味。開號之初就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找到真正喜歡閱讀、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基本上在文章的末尾都會推薦圖書館的好書。從運營情況來看效果不錯,有不少同學主動轉載文章,還有不少同學看到文章中閱讀書目的推薦后留言,自己也想來推薦好書,可以說達到了通過微信平臺宣傳的效果,相信只要隨著平臺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一定會有更好的前景。
目前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只是圖文信息的推送,后續還要請專業的公司來開發接口,實現館藏書目查詢、圖書借閱等功能。另外,公眾號的難點是高質量的原創。通過實踐發現,如果不是原創,讀者的閱讀量則較低,哪怕排版一樣地精美,也吸引不了讀者。所以如何持續地原創是個難題,館員來經營公號,時間和精力上都很有限,公號上文章的內容不僅僅是資訊的輸入,而且是自身價值觀的輸入,文章寫得如何有趣、有吸引讀者讀下去的欲望,很考驗原創者的功力,可是持續性的原創很耗精力、心力,畢竟館員除了公眾號運營外還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如何組建一個團隊來做原創是一個問題,如果館員專門來運營,是不是加強這方面新媒體的培訓力度,這都是今后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