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杭穎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學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對統計方法制度要求越來越嚴格,當前現有的制度逐漸滿足不了發展需求,其創新改革勢在必行。近年來,我國統計局在傳統的方法上不斷改進,取得明顯效果,但整體上看,其改革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基于此,作者對我國的統計方法制度改革進行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新中國統一至今60余年,經過幾代統計人的努力,在社會各界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初步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統計方法制度體系。這一整套制度作為統計日常工作的規范,促進了中國統計健康、持續的發展。我國傳統的統計方法制度形成于計劃經濟初期,根據時代的要求,主要是統計報表信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在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專項調查三個方面有所改進,但未能滿足當時的時代需求。在一九九三年,我國施行大規模的制度改革,初步形成我國當前傳統統計制度的模型。同時,提出調查改革的新模式,包括周期普查、重點調查、隨機抽查三方面,綜合運用報表模式和科學推算,建立相對完善的體系模式,以抽樣調查為主體,重點調查輔助,改變了長期以來我國統計體系中存在的矛盾格局,初步實現了創新發展變革,是我國統計制度改革的第一個里程碑。
統計方法制度對統計管理工作來說至關重要,是其工作基礎。該制度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具備全面性,相關制度包含領域較廣,例如,分配生產、流通、資源等,同時涉及到三次產業和相關經濟部門;其次,具備穩定性,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統計管理工作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在制度的運行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以此來保證經濟穩定發展;最后,還具備較強的系統性,在管理角度分析,它已經形成固定的傳統模式,有自身的標準,同時包括地方、國家以及部門的統計方法制度。
加快統計調查體系的改革,不斷創新當前傳統的統計管理體系,建立全面重點調查與抽樣完美結合的管理制度。目前,由于我國現有的經濟體制影響,傳統的統計方法制度主要依靠統計報表進行信息的收集,但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經濟成分和發展模式逐漸多樣化,傳統的方式無法滿足當代需求,所以,我國統計局的改革方案明確指出,統計制度要建立明確的周期性,以抽樣調查為主,同時利用全面統計報表,建立完善的系統制度體系,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以及難點要及時進行解決,對落后的相關制度要及時廢除或更改,不斷的進行完善,使完善的系統體系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統計工作中,對統計資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而在整理過程中,可能涉及橫向和縱向資料對比,但對于口徑、地域、等因素,往往不可進行對比,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歷史資料等,制約整理工作有效的進行。因此,為了全面地解決不可比因素,需要制定相對完善的對比制度,以便于相關統計部門有所依據,對資料進行科學合理化整理,保證統計管理工作有效的進行。
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由于各統計部門統計數據是由基層而來,基層的數據質量保證著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所以,要建立相關統計數據審核評估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同時,限制相關人員隨意更改數據信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工作。在審核評估過程中,除了嚴格要求基層數據外,還要利用相關指標、比例趨勢和同期對比等方法對匯總進行相關調整,以確保統計工作科學合理。
當前,我國的宏觀統計建設沒有相對清晰的獨立層次,也沒有具體研究其特殊性質,導致與微觀統計沒有實際的區別,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通常遇到客觀需求才會建立相關格局,沒有明確的劃分。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逐漸完善,當前單一的微觀統計不能滿足于政府的宏觀調控。在目前大范圍的經濟活動下,復雜的經濟活動要求統計數據將相關的指標進行整理分析,綜合研究,以供參考。加強建設宏觀統計,是當前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
根據當前工作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統計方法的創新改革,利用全面報表體系和抽樣調查方式,在普查的基礎上,加強對于數據的記錄。方法的改革主要以提升數據質量為目標,在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數據調查成本,花費較少的成本,實現統計的根本目的。在當前我國的統計方法中,要改進行政管理體系中存在的矛盾,協調管理,以提升統計方法的工作效率。
對于我國傳統的統計方法制度進行改革能有效的提升統計部門的工作效率,對于提升我國的國民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保證經濟穩定快速的發展,但當前在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統計工作發展,所以,我們要不斷的采取有效措施,將問題逐一解決,保證我國統計方法制度不斷完善發展。
[1]張英.大數據背景下統計數據生產方式變革研究——以陜西服務業發展統計指數為例[J].知識經濟.2016(05)
[2]李素然.大數據時代的統計制度與方法改革[J].財經界(學術版).2014(20)
[3]劉春燕.大數據時代的統計制度與方法變革[J].現代冶金.2014(02)
[4]劉春燕.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統計制度與方法改革研究[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