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嚴珊珊(倫敦大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舉辦活動的圣卡斯伯特教堂外觀
深冬的倫敦西區(qū),街道中吹過細碎的風,寥寥的行人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我按照手機上的地圖,沿著環(huán)狀排列的居民樓尋找,一路上的建筑沉靜而古樸,大多帶著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終于,我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圣卡斯伯特(St Cuthbert)教堂。如果說,市中心的圣保羅大教堂是從內(nèi)而外的華麗巴洛克風格,讓人驚羨向往,那眼前這座隱匿于居民樓和樹木間的圣卡斯伯特教堂,則有著另一種讓人敬畏的神圣。
在這里,我即將開始第一次在異國的志愿者體驗。
一切緣起于初秋的一次志愿活動展會。當時,學校邀請了上百家志愿者組織在圖書館舉辦了大型展會,我在展臺前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之后便匆匆趕去上課。自那之后,我每周都會收到學校志愿者協(xié)會發(fā)來的宣傳郵件,內(nèi)容涵蓋豐富多彩的志愿活動。這些活動都在倫敦開展,項目分長期和“one-off(一日志愿者)”,很適合學業(yè)繁忙的我們依據(jù)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第二學期開學時,趁著日子稍許清閑,我報名參加了Age UK的“一日志愿者”活動。“Age UK”是英國最大的服務老年人的非營利機構,隨著英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群體成為社會最需要關注的群體之一。Age UK旨在為老年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提高自理能力和擺脫孤獨。我報名的“Concert and Afternoon Tea at Age UKKensington&Chelsea”,就是肯辛頓和切爾西區(qū)的分部長期舉辦的針對孤寡老人和潛在孤寡老人的免費音樂會和下午茶活動。選擇這個活動,既能幫助到身心孤獨的老年人,也能加深我對英國當?shù)匚幕畹牧私猓驗橛睦夏耆耸羌澥课幕詈玫捏w現(xiàn)者,他們熱心溫和、禮貌友善,年輕人可以聽他們講歷史、講故事,并獲得很多深刻的人生體悟。
2018年1月18日下午兩點,我按照之前與工作人員聯(lián)系的郵件,來到了志愿活動的地點。
或許是我來得太早了,當我從東北角的一個小門進去后,偌大的教堂還空落落的。角落里有三個人在聊天,我便小心翼翼地過去打招呼。原來,其中一個名為Jack的年輕人,就是這次志愿活動的負責人,他已經(jīng)在Age UK義務工作了兩年,積攢了豐富的志愿活動經(jīng)驗。另外兩名志愿者中有一位是英國當?shù)氐难輪T,另一位也是學生,他們都想利用空余時間來幫助老人。Jack介紹說,這項活動每個周二和周四舉辦,社區(qū)的老年人參加的意愿很強烈,因為這是他們互相交流的寶貴機會。
我們閑談了一陣后,志愿者們陸陸續(xù)續(xù)來齊了,他們多半是和我一樣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學生。于是,我們按照Jack的指揮開始抬桌子、搬椅子,給下午茶點心擺盤,忙得不亦樂乎。
下午三點,這次活動的主角們開始進入教堂。老人們彼此仿佛都很熟識,與Jack和教堂守門的盲人老爺爺打招呼后,很快就找到認識的朋友坐了下來,根本不需要我們安排座位。等老人一落座,我們就端著茶壺和咖啡壺來到桌前,詢問他們想喝什么,并送上我們提前準備好的下午茶拼盤。
半小時后,座位差不多坐滿了,教堂里熱鬧非凡,Jack示意我們可以開始去陪老人家們聊天了。沒一會兒工夫,只見大家都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志愿服務的對象,同老人們熱切地聊了起來。我卻有些行動凝滯了,不知道該跟誰說話,滿目搜尋,想找一個恰巧看著我的或是看上去開朗親切的聊天對象,但發(fā)現(xiàn)他們身邊都已經(jīng)有了其他志愿者。我就這樣踟躕了好一會兒,直到我身邊一位頭發(fā)花白的奶奶拽了拽我:“你來自哪里呀?”“中國,這是我第一次在英國做志愿者呢。”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暗自高興自己終于邁出第一步。奶奶詢問了我做志愿者的原因,并和善地告訴我,之前也有中國留學生來當過志愿者,中國留學生都熱情開朗,口語也很好,讓我要自信起來,原來,奶奶看出了我的害羞。她還提出了疑惑,是不是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都來自條件非常優(yōu)渥的家庭,因為她聽說來英國求學要花費巨額的學費。我告訴她,中國經(jīng)濟現(xiàn)在發(fā)展得很快,中國家庭也非常重視教育,所以很多留學生像我一樣其實都來自普通家庭,我們希望通過留學讓自己具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學會一個人獨立生活、學習、看世界,尋找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之后,我們還聊了很多中英之間教育觀念、生活習慣的差異,我逐漸敞開了心扉,笑意也從老人的臉上蕩漾開來。
三點半的時候,一位穿著紅色線衫的老人步入教堂,徑直走到桌椅前方的鋼琴旁緩緩坐下,開始彈奏。樂曲一會兒輕快,一會兒舒緩,單純又豐富的音色從充滿歷史感的黑白鍵上躍起,在偌大的教堂里回旋。紅衣琴師一直臉帶笑意,雙手從容地落在琴鍵上,并不時望向老人們。當彈奏到一首節(jié)奏沉靜的樂曲時,一位女士站了起來,伴隨著琴聲開始歌唱,美妙的音樂和溫暖的善意交織著蔓延開來,讓每個人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展開笑顏。Jack告訴我們,彈琴的老人是James,唱歌的女士是Anna,兩位都是已經(jīng)退休的文藝工作者,也是Age UK工作人員的朋友。他們倆在第一次被邀請后就被這項活動吸引,之后一直自愿來參加,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地為孤寡老人們帶來美妙的音樂享受,是這項活動的靈魂參與者。
在音樂聲的陪伴下,老人們互訴衷腸,說著家長里短,不再年輕的臉龐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快樂和興奮。我通過和老人們交談得知,他們中的很多人把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買菜、做飯、參加娛樂活動。他們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不滿,也讓人感受不到孤獨。歡笑聲中,我注意到一位非洲裔的奶奶一直沉默不語,和旁邊的人沒有互動,便大膽走過去問她今天的下午茶怎么樣。伴隨著音樂,她放下了戒備,靦腆地開了口。原來她常年一個人居住,兒女們住在外邊,朋友都在非洲,所以她每周都會來參加音樂會。但是今天她的熟人們沒來,所以感覺有點孤獨。于是,我和她說起了我自己初到倫敦時的經(jīng)歷:一個人也不認識,口語也不夠流利,那時候很怕與人說話,但是當我開始嘗試主動和人聊天后,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愿意與我交談,還給了我很多幫助與鼓勵。她聽著我的經(jīng)歷很有共鳴,給了我很多建議,并且越笑越開心,露出了潔白的牙齒,看到她的變化,我也深感欣慰。
活動一直持續(xù)到下午近五點,有的老人要回家做飯,有的非孤寡老人需要去接放學的孫子孫女,所以陸續(xù)開始離座。我們將他們一一送到門口,擁抱分別。然后開始著手收拾桌上的杯盤,直到最后一位老人離開,我們才開始搬桌椅,清理活動現(xiàn)場。

→Age UK的志愿者們與老人們聊天交談

↘志愿活動結(jié)束后,回去的路上看到一個有愛的牌子
借著收拾餐桌的機會,我與志愿者們攀談起來。組織者Jack說,這樣的活動其實舉辦起來很不容易,因為組織經(jīng)費不夠,都是企業(yè)和社會團體捐贈的食物和飲料,志愿者也不固定,需要每次提前招募。正因如此,Age UK肯辛頓和切爾西區(qū)辦公室的人員流動非常快,很多人往往難以堅持長期從事這種低工資的工作。
Jack突然頓住,真誠地望向我們:“你們還愿意繼續(xù)參加嗎?”我們互相看了一眼,都笑著點頭,各自接過Jack的手機,在備忘錄上輸入自己的姓名和郵箱。Jack似乎有些動容,讓我們都去休息,他一個人來搬桌椅就好,但我們又怎么忍心,那些大桌子每張起碼二三十斤重,兩三個人一起才能將桌子放回到教堂的角落里。忙活了近一個小時,我們才將整個活動現(xiàn)場清理完畢。在跟Jack和守門老爺爺告別后,我們走出了教堂,這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在高緯度的倫敦,夜幕五六點就開始降臨。
風還在吹,路上還很靜,我們一起往地鐵站走去。“你是本科生嗎?”我問一個笑意盈盈的小姑娘。“對呀,我是數(shù)學系大一的,第一次參加這種志愿活動。”“我是同濟大學來交換的博士生,不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了,我會一直參加下去。”走在前面的一個中國姐姐突然回頭對我們說。真好呀,這種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感覺。天色越發(fā)沉寂,大家的內(nèi)心卻依舊熱情不減。
音樂與善意,讓深冬的倫敦,傳遞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