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濤 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技工學校
在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實踐應用能力,強調從學生特點出發,創新計算機教學方法,開展個性化的計算機教學活動,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
當前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還缺乏明確的目的性,不少技工院校沒能有效的分析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缺乏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現有的教學活動還偏向理論,沒能構建職業培養學生應用技能的實踐化教學體系。一方面,當前社會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處在發展變化當中,更強調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社會對計算機人才有廣泛的需要,強調計算機專業人才具備不同職業背景下的工作能力,這突顯出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針對性不足,沒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影響了計算機人才的就業路徑。
隨著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多元化要求,也決定了計算機教學內容更新不足,教學內容還要進一步創新,形成完善的計算機教學人才培養體系。首先,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不足,沒能在校企合作與訂單培養模式下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教師對職業需要了解不足,課程內容與職業發展不符,導致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不適應學生職業發展需要。其次,教學內容更新速度與計算機技術發展不能同步,現有的計算機教學內容陳舊,同時反映出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設備與教學理念陳舊問題,現有的教學內容過于基礎,不滿足學生未來職業需求。第三,教學內容的個性化不足,教學內容的難易度與學生的實際水平不符,存在著教學內容過難的問題,因此影響計算機教學效性。
計算機教學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科學性要求,強調從學生的基礎水平出發,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但是,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還偏向于理論教學,教學模式過于傳統,沒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個性能力發展的現實需求。首先,沒能構建實踐型的課堂體系,教學方法的實踐性與參與性不足,不能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自主實踐活動。其次,課堂教學的探究性與創新性不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活動發展。第三,缺乏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現有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講述法為主,實踐法不足,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沒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不利于滿足學生高質量學習需要。
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應當向著實踐化的方向發展,圍繞著收集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樹立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的目標,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發展需要實行分層教學。首先,融合計算機專業的基礎知識教學,合理優化基礎內容教學體系,科學的設置計算機學科各課程的比例,重點加強計算機網絡、網絡通信技術和應用軟件方面的教學。其次,提高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加強計算機故障的檢測方法,培養學生數據庫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圍繞企業的現實需求重點掌握圖像、表格、文字處理技術。能夠在計算機系統的發展中掌握計算機操作方法。第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內容還要進一步修訂,注重完善現有的教材,著力在廣泛應用與理論穩定的思路下加強教學內容的更新,著力優化現有教材,達到豐富教學內容的目標。
為了提高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有效性,還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指導水平。首先,圍繞著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需要,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促進教師掌握職業背景下的計算機教學能力,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其次,培養教師對計算機前沿領域知識水平,引導計算機專業教師掌握大數據、互聯網+背景下的相關專業知識,重點培養實雙師型的教師,引導計算機教師適應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滿足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需求,應當改進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首先,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掌握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加強實踐教學的比例,著力運用合作型、探究型、項目型的方式教學。其次,加強慕課與微課教學活動,形成課下課上有效互動的體系,著力開展豐富的微課教學活動,不斷指導學生開展碎片化的學習活動。第三,提供技工院校學生的計算機學習體驗,重點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著力采用個性化教學方法,更好的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結論:提高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應當社會對職業技能型人的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個體職業成長需要,構建完善的技工院校計算機職業技能教育體系,創建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教學的形象性和豐富性,更好滿足學生的職業需要,達到高質量開展教學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