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東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引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將計算機技術帶進了各行各業,對高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已經是企業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指標。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培養學生掌握常用辦公軟件的重要課程,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word、excel、ppt的應用能力,所以高校越來越重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仍然沿用多年來的課堂教學和機房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單一又枯燥,顯然以及不能滿足新時代的教學要求。“線上”網絡教學結合“線下”課堂教學的“混合式教學”可以打破了學生的時空界限,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揚長避短,提高了教學效率。改革進行后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
國內外的學者都對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了大量研究,有外國學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將媒體、工具教材和技術進行合理的組織和分配,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國內教學者何克抗教授研究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就是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和新興的網絡化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更注重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根據眾多學者的研究結果和我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既是“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方式,更是高校教學理念和資源在“互聯網+教育”新時代的混合?;旌鲜浇虒W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應用不僅大破了傳統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還大大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分為課程導入、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教學三個步驟。
高校學生對于混合模式這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比較陌生。根據調查正在學習計算基礎課程的班級表明,這些學生在這種混合模式教學中會存在這樣的問題:線上預習的內容有哪些?線上學習中遇到問題如何解決?線下教學學習什么內容,怎么學習?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分析,造成這樣的原因是教師在課程開始時不重視課堂導入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課需要一個成功的導入,課堂導入關系著整個教學活動的質量。對于混合教學模式,教師在導入時不僅僅是闡述一堂課的基本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方式還要對學生明確講述“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區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網絡教學的學習策略,加強師生之間學習情況的溝通與反饋。
根據近幾年的研究和不斷實踐,網絡教學的步驟基本已經定型,主要分為教師課前準備、學生預習和課后復習。
第一步、教師課前準備,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依照教學目標,收集相關教學資源,并根據收集到的資源制作出教學課件,將其傳到網絡平臺上為學生學習提供資源。比如在學習“office軟件應用”這一章節時,教師應該在課前根據掌握word、excel以及ppt的應用這一教學目標,將這一大快的知識進行細化分解為三個內容,每一個內容其中又包含很多細小的知識點,ppt如何制作、如何插入對象、插入超鏈接;word文檔如何創建圖表、如何引用目錄、如何插入頁眉頁腳、excel表格如何求和、常用函數與公式有哪些等。這些均是零散細碎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收集相關資料,制成微視頻等形式,上傳到平臺上,幫助學生學習參考。
第二步、學生預習,教師將教學資源上傳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計算機知識水平選擇性預習。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時交流功能,及時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溝通探討,解決網絡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同時方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情況,根據此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
第三步、課后復習。及時進行課后復習有助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程度,傳統的教學模式比例與學生課后的復習,導致學生容易學完就忘。新興的線上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復習方式,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知識鞏固復習,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
復習是一個查缺補漏的過程,如若在復習過程中遇到課上沒有消化理解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聊天平臺和同學相互討論,共同解決,同時還可以設置教師在線答疑,或則通過郵件留言等形式向教師提問,教師及時做出解答,這樣可以及時對課上沒有消化的知識進行完善補充,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設置線上測評系統,學生通過線上測試自行檢驗學習效果和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一環節教師用過及時對學生的作業和測試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扎實基礎??偠灾€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便捷的學習方式,是課堂學習在課外的延伸,提高學生課余時間的利用率,促進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混合模式教學中的課堂教學的實施是建立在網絡教學的基礎上的,在網絡教學階段學生已經通過網絡學習平對對計算機某以課程的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根據網絡教學的反饋功能,教師已經掌握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點和知識盲區,清楚的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基于這樣的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小組合作”和“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教學混合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首先在課堂開始時,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在“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解答,完成答疑后提出新課的教學任務。比如在講解excel表格時,可以要求學生繪制表格,并對其中的某一項進行求和。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求和時用到的方法,做出相應評價,并為學生講解其他的幾種方法。一是使用SUMIF公式的單條件求和。二是通過
點擊excel狀態欄,由菜單自帶“求和”功能就行求和。三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點擊exce菜單自帶“求和”功能自動求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學習小組,將知識掌握較好和薄弱的學生穿插分組,采用互相幫助的方式共同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傳統的計算機課程,教學評價方式單一,主要通過學生的期末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而“混合模式”的教學模式,讓評價方式更豐富,考核形式更多元化,能夠多角度,全方位的對學生的網絡教學表現和課堂表現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有助于學生清晰認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應該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完善,開發出更利于學生學習的課程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