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復初 邵陽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在當前無紙化辦公及計算機普及的年代,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已經成為當下高等學校畢業生必須掌握的技能。雖然各大高校都有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但是因為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差異,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新階段,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率,致使學生在畢業后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已經成為當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問題,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探討。
計算機知識作為一門更新速度極快的高新技術類知識,其具有非常強的與時俱進要求。當前在社會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我們都不能缺少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運用,學好計算機基礎已經成為當前參與社會工作的必備技能。高等學校作為社會人才輸送的主要途徑,在時代的發展要求中,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推進可以讓計算機基礎教育更適應當前新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與社會競爭力的學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計算機作為一門對于實際操作要求非常高的學科,通過對于當前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改革,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能夠讓學生在社會工作競爭中具有優勢地位。
計算機基礎教育在當前高校課程設置中已經達到普及,但是當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導致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實際教學效果欠佳。
先進性及與時俱進性是計算機計基礎教育的重要特點。但是當前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基礎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難以保證與時俱進性,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陳舊,是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課堂教學內容不能根據計算機發展及當前社會應用要求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因循守舊,難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難以保持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這都是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課堂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中教學目標缺乏針對性,與學生所學專業脫節,不能很好的承接學生專業課對于計算機能力的需求。計算機作為當前學習和辦公中普及應用的辦公技能,針對各個行業,常用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是有所差異的。但是當前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都未能做到有效針對學生所學專業。所有專業的學生學習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內容都是相同的。而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數量偏多,內容龐雜的特點,當前計算機基礎中關于計算機基礎概念、辦公軟件、計算機安全維護等方面的知識覆蓋面很廣卻缺乏深度。學生難以學精一種辦公技能,而只能做到寬泛學習。例如,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Excel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專業中應用較多,需要深入學習,但是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卻未能針對學生需求進行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深入強化,而計算機安全維護知識對于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性較低,學生卻仍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進行學習。所以教學目標與專業脫節,不能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計算機課程的強化設計,是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急需進行教育的優化改革。
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對于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的課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際操作與學習。但是在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尚未能做到計算機理論與計算機實踐課科學配比。理論課內容較多,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欠佳,是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當前階段所存在的主要問題。計算機理論是計算機課程學習的基礎,但是并不具有決定性作用,計算機的實踐應用以及和社會工作需求的結合,才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當前學校及教師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設計中未能實現理論教學輔助實踐學習的目標,理論課偏多,實踐課時間不足,是當前教學中的重要問題。
針對以上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下教育改革及優化建議,旨在為當前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提供一定參考。
在當前新階段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當中,首先需要保證的就是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內容能夠緊跟時代發展,達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保證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內容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需要達到對于計算機教材的及時更新,杜絕落后的教材內容。針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材的編寫,應該做到每年更新,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一年中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發展進步,做出教材內容的刪減與增加。將不符合時代應用價值的陳舊內容刪除,增加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中的新知識與新技術。
針對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內容龐雜繁多,課時配比略微不足,學生專業差異性大,學習基礎差距大的特點,當前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應該做到靈活選擇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專業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泛泛而學,而是能夠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科特點,學習在以后工作中更有應用價值的內容。例如: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強化Office系列辦公軟件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內容,而弱化關于計算機基礎中關于Internet教學部分的理論知識,減輕學生課業壓力的同時也能加強其專業應用性。差異化教學和計算機基礎與不同專業的有機結合,是當下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新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計算機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完全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工作對于計算機基礎能力的要求。針對當前高校計算機課時少、內容多的特點,加大實踐課的比例,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通過練習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能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計算機基礎的實踐操作能力才是高校學生在社會工作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社會企業日常工作需求,給學生設計有場景和實際要求的計算機實踐作業,鍛煉學生針對現實工作問題進行計算機基礎操作的能力。同時可以設立學習互動小組,讓組內學生完成某項計算機基礎任務后進行互相點評,將實踐操作和理論點評有機結合,加深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學習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教育改革新階段,如何改革計算機基礎教育,達到更好的計算機學習效果,是各大高校教師應關注的問題。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與時俱進性是新階段計算機教育中需要不斷優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