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濟南職業學院
傳統的件雜貨碼頭因貨物品類、形狀、性質繁多,導致裝卸工藝復雜,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雖然近年來隨著機械設備的不斷購置,機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大量的裝卸作業、指揮調度、理貨計量仍停留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現場及語音智慧、紙面單據與系統記錄相結合的半自動化、半信息化的落后作業模式,成本、效率和安全性均有待提高。本文從外部服務、內部生產管理、自動化等三個方面對件雜貨碼頭轉型升級進行論述。
件雜貨碼頭日常業務辦理,主要由船公司、貨主、代理、車隊、司機等相關企業和人員參與,處理各種業務單據、船舶靠離、貨物市入市提等業務辦理。外部服務處理需建設依托于互聯網的商務平臺。客戶在互聯網商務平臺注冊登陸后,通過平臺進行業務受理、預約、辦理、查詢、繳費等業務操作。外部服務應具備以下功能:
建立客戶基本資料檔案庫,客戶在互聯網商務平臺登記企業基本資料,如客戶企業名稱、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開戶銀行及賬號、基本聯系人及身份證、聯系方式等;涉及到物流車隊的還需要登記相關資格證書、運輸車輛營運證、行駛證信息備案,司機駕駛證、身份證、聯系方式等。
互聯網商務平臺為注冊客戶提供登錄用戶名和自定義密碼,便于客戶身份識別和業務處理。
企業客戶在簽訂入貨合同后,登錄互聯網服務平臺錄入需要汽運入庫的貨物基本資料,如貨物名稱、規格尺寸、總重量/件數、入貨時間等;碼頭公司市場部門根據生產安排予以審批建賬,完成市入貨物業務受理;數據接入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供生產調度部門進行下一步計劃安排,入貨堆存后形成庫場庫存。
企業客戶在簽訂卸船合同后,登錄互聯網服務平臺錄入需要卸船堆存的貨物基本資料及船舶基本資料,如貨物名稱、規格尺寸、總重量/件數、船名、航次、預計靠泊時間等;碼頭公司市場部門根據生產安排予以審批建賬,完成卸船業務受理;數據接入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供生產調度部門進行下一步計劃安排,卸船堆存后形成庫場庫存。
對于形成庫存的貨物,由企業客戶簽訂提貨合同后,登錄互聯網服務平臺錄入需要汽運出庫的市提申請以及相關證明材料,如貨物單號、貨物名稱、總重量/件數、貨權方放行貨物的書面證明等;碼頭公司市場部門根據貨權證明材料審批形成市提流向,完成市提貨物業務受理;數據接入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供生產調度部門進行下一步計劃安排。
對于形成庫存的貨物,由企業客戶簽訂裝船合同后,登錄互聯網服務平臺錄入需要出庫裝船的貨物基本資料及船舶基本資料,如貨物單號、貨物名稱、總重量/件數、貨權方放行貨物的書面證明、船名、航次、預計靠泊時間等;碼頭公司市場部門根據貨權證明材料審批形成裝船流向,完成裝船業務受理;數據接入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供生產調度部門進行下一步計劃安排。
企業客戶可登陸互聯網商務平臺查詢其自有業務審批及作業進度情況。
件雜貨碼頭內部生產一方面依托互聯網商務平臺與企業客戶進行任務交互,另一方面依托內部生產管理系統實現計劃調度、理貨反饋的實時化和信息化。內部生產管理應具備以下功能:
企業客戶在互聯網商務平臺已審核通過的業務受理下,逐級錄入相關物流代理或承運人;由承運人提報晝夜市入市提計劃,提報車輛數量和貨物重量/件數,并錄入指定車隊;由承運人或車隊在晝夜計劃下提報班次明細計劃,明確具體市入市提運輸車輛車牌號碼、司機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司機以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碼登錄移動客戶端APP,接收運輸任務和碼頭作業指令,預約抵港時間,反饋抵港狀態,車輛定位并接受港內作業導航。
生產調度部門在生產管理系統中獲取互聯網商務平臺中業務受理和作業計劃申報預約,根據貨物名稱、尺寸規格、裝卸船要求、船舶靠泊及市入市提時間等信息,結合碼頭泊位、堆場、運輸等生產條件,形成班次生產計劃和堆場、機械、人員配備需求,并通過生產管理系統發起作業線至碼頭公司內部各個作業相關單位,如庫場隊、機械隊、裝卸隊等;各作業隊根據生產計劃回復具體場地場區、機械號、人員配工等信息并配入作業線,提前做好生產作業準備;
依托生產計劃作業線,以調度、理貨、地磅中控為生產組織管理中心,配備現場作業終端、視頻監控等現場或遠程控制手段,實現裝卸船、市入提及稱重等作業過程的實時理貨;調度通過生產管理系統實時獲取作業進度,對生產作業線進行系統調整,并傳輸至各現場作業終端,各作業線確認并變更作業,實現實時生產調度。
市入市提車輛全面安裝RFID電子車牌標簽,車輛車牌號碼、電子車牌標簽通過互聯網商務平臺與生產管理系統中業務信息進行綁定;在地磅和閘口配置RFID讀寫器、車牌號碼抓拍設備、身份證讀寫器和票據打印機;依托生產管理系統和移動支付技術手段,在理貨地磅中控同時實現遠程理貨和遠程稱重的管理,現場地磅和閘口自動讀取數據,核對系統放行信息并打印出門證,實現地磅閘口的現場無人化。
通過生產管理系統進行全部作業線和理貨數據的實時調整和管理,可實現全部生產作業量和庫場庫存理貨量的信息化、無紙化處理。碼頭公司的庫場理貨管理、賬務處理、計費收費及人事勞資等部門,全部依托生產管理系統核對貨物理貨、作業工作量數據,可取代傳統的紙面現場理貨單據和手工作業票,實現系統自動計算和核對,提升管理效率和準確率。
依托目前自動化、智能化機械技術的提升,對碼頭作業機械設備進行自動化改造,從源頭上提升作業效率、減少人工配備、降低作業風險,主要改進方向為:
根據碼頭裝卸貨物的特點,配備專業的自動化裝卸設備,為大宗散貨裝卸配備專業裝卸船機、堆取料機和皮帶機等裝備;為鋼材件貨裝卸配備電磁吊具,取代傳統的鋼絲繩、吊帶等傳統人工配合摘掛吊具;為拆裝集裝箱貨物配備專業翻箱器、裝箱地坑吊車等設備,減少人工拆裝箱環節。
針對件雜貨裝卸負責的特點,可逐步從機械遠程控制著手,逐步推進作業機械的無人化,最終實現全自動無人化裝卸機械;對于水平運輸車輛,可在碼頭場地內逐步實驗推廣電動無人拖車,通過系統集中控制,實現現場運輸的綠色環保及無人化作業。
作業機械中通過使用電子吊秤,實現裝卸過程中的對重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同步傳送至生產系統,實現理貨數據自動管理,同時通過電子吊秤與靜態地磅的數據的比對,可以起到貨物重量安全監控的作用,減少地磅的監護人員。
木材自動檢枝技術應用,采用自動測距、自動對焦、圖像處理技術的手持式木材自動檢尺系統,完成對原木進行自動清點數量工作,替代理貨員現場計數作業。
綜上所述,結合智能化、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對傳統件雜貨碼頭的外部服務、內部生產管理、現場自動化進行升級建設,能夠逐步實現件雜貨生產的人貨、人機分離,業務處理互聯網化,調度理貨信息化,提高客戶服務和安全生產水平、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最終實現件雜貨碼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