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成 哈爾濱勞動技師學院 陳宇 哈爾濱技師學院
一體化教學旨在改變傳統的課堂內的靜態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任務(或項目)的實施一氣呵成。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質是將教室與工作間融為一體,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情景教學的氛圍,在課題(或案例)教學中學習技能,獲得能力,使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學習有效地融為一體。做到在實踐中教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提高職業素質。
1.1 用項目來組織教學
一體化教學圍繞實際項目來組織教學,打破現行教材和教學模式的條條框框,在課堂上直接對具體的項目進行講解。該教學方法著眼點在于充分挖掘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技能方面的潛能,使學生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貫穿起來,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溝通配合的有機整體,使教與學之間相互影響和作用。
1.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根據職業教育能力培養的要求,將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內容整合與優化,以任務為載體,設計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做中教、做中學,讓學生邊做邊學,使枯燥復雜的理論分析和參數推導成為易學易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2.1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理論知識抽象,加上該課程一般開設在第一學期,學生剛進入大學,對大學的教學特點還沒有了解,學習方法、觀念還未轉變,不了解本課程與后續課程的基礎和支撐作用,對課程開設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初步的表面了解,沒有感性認識。
2.2 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差,傳統教學模式基于課程體系的課堂講授,先講理論,再做實驗,后做綜合實訓;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生是不適用的,難度大的理論課學生聽不進去,實驗實訓不會動手,更不會設計與制作,學生普遍都有學不到東西的感覺,對學習失去信心,從而要求轉專業的學生也多,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課程教學時數少,老師一般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時間、滿堂灌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沒能及時消化吸收,前后知識聯貫,學習效率較低。
2.4 教材落后,大多數教材都是重視理論知識分析與公式推導,沒有很好地體現實用性實踐性原則。
3.1 授課學時分配
模擬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的授課學時分配不再是傳統模式中的2學時, 而是4學時, 總學時為60學時。這樣的學時分配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 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 讓理論和實際結合得更加緊密, 不但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2 教學地點
模擬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的教學地點也不再是在傳統模式中的教室, 而是實訓室, 實訓室中有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需要的模擬電子實驗箱、儀器儀表和電子器件, 這些實驗器材能夠有利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有利于老師完成實訓教學。
3.3 項目教學
模擬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授課方式是項目教學, 將整個課程分為若干個大項目, 每個大項目里面又分出多個子項目, 以項目為導向, 理論知識教學包含在項目之中, 各個項目各具特點。
3.4 分組教學
模擬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采用分組教學, 將班級學生根據學習狀況分成若干個小組, 每組選出一個組長, 采用組長負責制,在老師的指導下, 先由各組組長完成實訓內容, 然后由組長帶領整個小組進行實踐。對于每個小組內的個別問題, 可以先由組長解決, 如果解決不了, 由老師負責講解;對于多數小組都存在的共性問題, 由老師負責統一講解和輔導, 這種分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5 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各自特點和能力, 分別布置給不同難度的項目, 對于能力強的學生, 需要完成所有項目, 從簡單到適中, 再到復雜, 逐步完成;對于能力一般的學生, 需要完成大部分項目, 可以剔除一些難度較大的項目環節, 從簡單到適中, 一點點地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對于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 需要完成部分項目, 選擇的項目以簡單為主, 更多的任務是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基本實踐能力的培養。分層次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 鍛煉自己,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相應的項目, 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學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