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婕 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
元素周期律的相關概念比較多,學生們很困惑,學生可能記住了知識點,但在解題運用方面又有所疑惑,覺得混亂,無從下手,不能獲得正確答案。有關元素周期律的題型復雜多變,所包含的知識點特別多并且很零散,學生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錯誤率很高。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解釋不同類型的問題,弄懂相關題型,使學生掌握解題的關鍵點,會背誦還要會理解最后會運用到解題中,做到元素周期律知識的靈活應用。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是化學發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因此這些知識在整個高中的學習過程中都顯得格外重要。掌握了這部分知識,我們的化學也提升了一個層次。元素周期律的性質是俄國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和德國化學家邁錫尼等分別根據原子量的大小,將元素進行分類排隊,發現元素性質隨原子量的遞增呈明顯的周期變化的規律。1868年,門捷列夫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發現了自然界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規律—元素周期規律。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元素的性質呈周期性的遞變規律: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屬性從左到右遞減,非金屬性從左到右遞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屬性從上到下遞增,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遞減等。這些性質看上去非常簡單,但是它也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性質,學生都需要掌握。通過學習這些性質的發現過程以及延伸出新性質的過程,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不僅僅掌握了知識,也學習了思維方法。
對于元素周期律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如果不能把握到它的枝干,理清楚思路。做題是很有困難的。元素周期律包含了很多遞變性的規律,我們需要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網絡。繪制出屬于自己的解題路徑。出題人常常并不是簡單地運用其中一個知識點,相反是很多知識點的結合。需要我們有宏觀意識。如果我們對基礎知識都掌握不牢固,在解題時常常會遇到攔路虎,找不到出路。基礎知識的掌握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如果只是單存的背誦,在解題時我們常常無法用到我們背誦的東西。因為我們并不知道怎么去運用腦海中的知識。在記憶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歸納總結,以及預測這些理論知識在題目中將會怎么樣再現。無論多么復雜的題目,探究其本質肯定是運用了某些基礎知識,我們要會抽絲剝繭,探究題目的本質,靈活運用元素周期律性質。
逐項分析法:對一些性質進行判斷時我們只能運用逐項分析法,這些題目還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進行性質的對應即可。恒等式法:在告訴我們電子層結構相同時,常用的等式是陽離子的電子數等于質子數減去電荷數,陰離子的電荷數等于質子數加上電荷數,然后通過簡單的移項就可以得到答案。原子分類歸納法:在有陽離子又有陰離子的題目中,我們可以先將其歸納為兩類,即陽離子之間進行關系比較,陰離子之間進行關系比較,最后通過兩部分的特性再將其融合在一起,比較之后獲得答案。枚舉法:在元素推理題中常常需要使用枚舉法,因為僅僅根據其中一兩條信息可能會有多個元素相符合,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各種性質熟練掌握從中選出最適合題干的一種元素,這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比較法:題干中沒要說出是哪些元素,但是給了一些元素的性質,我們就需要根據所給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理驗證法:對元素推斷的題目一般是先確定該元素在主族中位置,然后再根據該族元素變化性質進行判斷。這些方法在我們遇到不同的題目時可以針對性的使用,但是如果沒有很牢靠的基礎知識,對各項性質都熟悉并且達到理解的程度,我相信還是很難獲得正確答案的。我們應該多總結自己解過得題目,歸納題型,針對某一類型的題目進行專項訓練。我們學習了周期律的性質,在運用到解題中,就是對知識最好的回顧。多思考,多總結,熟能生巧,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規律,在學習與生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無機化合物的分類、性質、結構及其反映方面都有指導作用。對于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相關知識做題時要有一定的總結,從實際出發,掌握化學的特點與知識點,有一個正確的解題知識積累,這樣才能提升學習化學的效率。通過解題條件和方法的簡單介紹,希望我們在做元素周期律題目時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