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
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筆墨傳承——新安畫派、黃賓虹、賴少其藝術淵源研究展”在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展出,這是該館自2012年來連續第7次入選該項目,展至10月10日。
展覽內容分為“新安畫派”“黃賓虹藝術”和“筆墨運用”三個專題,豐富多樣的文獻史料及各類作品共計228件,充分展示新安畫派及代表人物和黃賓虹的作品風格、藝術理念及筆墨之道。賴少其認真臨摹學習,注重研究傳統,積極弘揚黃賓虹藝術,體現了賴少其山水畫的筆墨傳承及藝術淵源。
賴少其的山水畫藝術源自中國美術史上著名地域流派之一——新安畫派。新安諸家寫黃山者眾,明代的丁瓚、程嘉燧等崇尚“米倪”之風。漸江以云林法見長,變其平遠為高遠、深遠,得全新面貌。其他新安諸家多宗倪黃,枯筆皴擦、簡淡深厚,影響致遠。至黃賓虹,新安畫派再為黃山繪畫史乃至中國繪畫史樹起了一座里程碑。賴少其一生各個時期以黃山的自然景觀和雄偉氣勢為主題創作的大批作品,反映了其深厚的學識造詣和創作的變化發展,尤其是他晚年融匯中西的藝術創新形成了特有的風格。
“筆墨傳承展”從賴少其于1962年臨摹的漸江《曉江風便圖卷》開始,進而引出“新安畫派”專題。展出的作品有賴少其臨摹程邃的《山水冊》《深竹幽居圖》《谿山無盡圖》《獨往秋山圖》,以及臨摹戴本孝的《山水》、汪之瑞的《空亭幽樹圖》等作品數十幅,這批作品中多題有讀畫觀感、技法點評、創作感悟等內容。賴少其以對臨的方式并按他們的原作大小一絲不茍地臨摹,并在畫上作了讀畫觀感、技法點評,以及臨摹、學習和創作之間關系等題跋。在展陳方式上,臨本與“原作”(圖片)對比陳列,使觀眾不僅對賴少其山水畫筆墨的藝術淵源有了更深認識,而且對安徽本土的藝術流派新安畫派也愈發了解。
展覽從賴少其為黃賓虹頒發獎狀開始,繼而引出“黃賓虹藝術”專題。此專題以文獻史料為主,展出賴少其撰寫回憶黃賓虹和研究黃賓虹藝術的專題文章,以及賴少其為弘揚黃賓虹藝術所做的大量工作及特殊貢獻。陳列的大量珍貴歷史圖片,體現了賴少其與黃賓虹的歷史情結及密切關系。特別是結合賴少其題有創作感悟的作品,將賴少其山水畫深受黃賓虹雨露滋養這一藝術現象展現畢至。
展覽從賴少其創作的《巢湖漁歌》及其題跋引出“筆墨運用”專題。賴少其的藝術觀點,既形成不少著作,也凝練于大批作品中。各個時期的作品按照創作時間的先后順序陳列,讓觀眾了解賴少其師法傳統、師法自然、我師我法、無法而法的創作歷程,展現了賴少其藝術境界由稚至熟,由熟至老,再由老返于天真爛漫、質樸自然的藝術嬗變。
此項目的策展過程中,不僅對館藏作品和大量的文獻史料進行了深入挖掘,還參考了安徽博物院和黃山市博物館的藏品,尤其是賴少其親屬提供了賴少其撰寫關于研究黃賓虹的文章、手稿,以及出版的關于新安畫派和黃賓虹畫冊等大量文獻,系統地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類梳理。同時編輯和出版了畫冊《筆墨傳承——新安畫派·黃賓虹·賴少其藝術淵源研究》,加強了展覽的專業性、史料性和學術性。
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在進行館主研究和策展的同時,還注重做好新時代的美育工作。近期,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八位教授回信的最終落腳點是對青年一代、祖國未來藝術家的期許。因此,“筆墨傳承展”還專門展出了合肥市少年宮組織學生臨摹新安畫派和賴少其山水畫的作品四十余幅。通過臨摹和展覽,不僅能激發中小學生對傳統藝術的興趣,還能讓他們背后的家長進一步了解傳統,讓民族文化精神在對新一代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的美育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據悉,展覽還將于2018年10月和11月走進西部,分別赴廣西美術館和四川內江市的張大千紀念館兩處巡展,以及于2019年分赴合肥市轄四縣一市的文化館,舉辦“走進基層、面向鄉鎮——精品項目四縣一市巡展”,貫徹文化部“能夠充分體現美術館挖掘藏品資源進行研究、展示和推廣的成果”以及“到中西部地區舉辦巡展”的文件精神,創新巡展方式,以優質文化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加強公共教育和推廣。多樣性的系列巡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促進了省內外、地區間和城鄉處等館際之間的藝術交流,宣傳了徽派地域文化和民族遺產精華,加強了美術教育和傳統繼承,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