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摘 要:自古以來我國便是文化大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博物館作為傳播文化和發揚國家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肩負著繁榮文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文章就如何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發表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路徑
博物館是收集、珍藏、陳列、展覽和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物遺產的場所,是國家和地區文明演變進程的縮影,是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肩負著溝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職責。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推動中華民族前進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56個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撐,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力弘揚建設精神文明和傳統文化的今天,如何將博物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發揮出來,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大課題。2015年,宿州市博物館獲評第五屆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路徑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
1 成立共建隊伍,定期舉辦共建活動
若想將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發揮出來,必然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做保障,對此博物館應當建立一支博物館管理隊伍。該管理隊伍主要由博物館的宣教部工作人員、黨史辦專家、當地教育工作者、社會志愿者和工作委員會等構成。隊伍的職責是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抓住形勢,結合時事和歷史,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協助配合愛國主義教育計劃,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人身上,從而確保博物館管理工作的計劃性和組織性。
2 借助展覽教育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展覽教育資源作為博物館的靈魂,是服務青少年的基礎。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品行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博物館應該經常組織青少年參與一些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展覽。展覽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為此,博物館必須確保展覽的實事求是,即真實、客觀地展示展品的背景、科學原理,在此基礎上采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關于展覽的方式既要注重科學性,又要注重藝術性,既確保展品高雅,又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除此之外,博物館在舉辦展覽時還應該具備創新意識,要善于抓住傳統的精髓,以全新的形象展示展品,以便青少年在參觀博物館時,既系統地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受到藝術的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1]。宿州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現代風云”介紹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四師創建豫皖蘇根據地的事跡和淮海戰役國共決戰的歷史,是我們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我館的歷史文化基本陳列是青少年了解學習宿州歷史的活教材,宿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我館“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地”。
3 加強同學校協作,提高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博物館還應當加強同學校的協同教育。首先便需要當地政府頒布相應的政策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并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建立館校聯系制度。其次,博物館要豐富愛國教育活動的內容,要定期組織學生前來博物館參觀。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進度,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服務計劃,并為教師編寫教材提供參考。例如:對小學生而言,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內容,從而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情感;對初中生而言,他們已經學習了中國歷史,了解了文物的價值并且具備一定審美意識,博物館便可以為他們提供蘊藏大量歷史故事的藝術珍品,再結合各種紀念日、節假日,如世界反法西斯紀念日、抗日戰爭紀念日等,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最后,博物館還應該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要定期開辦各種講座邀請教師參加,充分利用自身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跟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開拓教師的視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素材,以便他們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2]。幾年來,我們同宿州學院、宿州職業技術學院、宿城一中、宿州市十一小等20多個大、中、小學建立了館校共建聯系或簽訂了教育實踐基地協議。
4 豐富陳列展覽內容,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素材
新形勢下,博物館應該積極圍繞時代主題,深入挖掘自身館藏資源,大力弘揚主旋律,精心打造出自身特有的陳列精品,把握宣傳亮點,逐步實現陳列展覽內容的完善。要實現這一目標便需要博物館創新陳列的方式和展示手段,要充分借助圖面、景觀、文物、模型、雕塑等,應用燈光、音效、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博物館還應當積極挖掘本地文物資源,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發掘出所在區域形象具體、直觀的愛國主義內容,將其展示出來,從而讓青少年產生情感共鳴,深入人心,達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3]。宿州市博物館積極和《拂曉報》社、彭雪楓紀念館合作,發掘革命歷史材料,征集革命文物,不斷充實豐富近代革命史陳列展覽。
5 提升宣教隊伍整體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效
宣教工作是聯系博物館和觀眾之間聯系重要橋梁和紐帶,積極向觀眾宣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宣教人員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能否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一支素質高的宣教隊伍。為此,作為博物館首先應該聘請專業的人員負責宣教工作。其次,博物館應該定期組織宣教人員參與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不僅保證他們專業知識過硬,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情懷,而且還具有服務意識。如此才能更好地將愛國主義思想自然、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展品講解中,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效。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群眾的精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何在當前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將自身的針對作用發揮出來,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此,博物館及其工作者必須深刻意識到博物館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懈努力,做好宣傳,通過實踐工作的開展來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作用,提升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明紅.博物館如何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6).
[2]桑穎.淺談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和意義[J].中國民族博覽,2016(6).
[3]藺琳.論青少年愛國教育中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殊作用[J].信息化建設,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