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超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9-162-01
摘要 文章根據當前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創新進展,先說明了根據企業核心發展戰略,如何發揮新聞宣傳作用;后闡述了掌握準確的輿論導向,怎樣創新新聞宣傳模式。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新聞宣傳 創新
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既依靠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促進著企業的創新與發展。當前,國有企業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理念、應對市場多要素競爭的關鍵階段,作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新聞宣傳工作肩負著宣傳企業品牌、傳播企業文化、整合員工意志、鼓舞團隊士氣的艱巨任務,也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供品牌和文化支撐。如何根據企業核心發展戰略,持續發揮新聞宣傳作用,怎樣轉變觀念豐富新聞宣傳工作模式與創新體系,成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切實需要。
一、根據企業核心發展戰略,發揮新聞宣傳作用
國有企業新聞宣傳要始終圍繞企業核心發展戰略,以牢固的黨性、深厚的群眾性與鮮明的時代性,使宣傳工作在企業文化構建、運營管理、和諧穩定中發揮關鍵作用。
(一)新聞宣傳是構建企業文化的關鍵載體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永恒靈魂,新聞宣傳是企業文化構建的關鍵載體,不同企業的個性不同,但企業精神、企業觀念以及創新觀念,它貫徹到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新聞宣傳在企業文化構建過程中培養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實現“人企合一”的境界。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是國有企業特色優勢之一,致力于企業核心、企業精神、企業觀念的宣傳,經過鑄魂與聚力,讓企業的宗旨觀念、價值觀深入人心,生成員工的統一觀念和共同追求,團隊攜手心往一個處想、勁往一處使,更有效地為企業文化構建創造優良的環境。
(二)新聞宣傳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和諧共贏、全面發展”的企業離不開新聞宣傳創造的優良氛圍。對國有企業來說,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方式已經不能順應發展需要,不管是加速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還是推動技術上的創新,不管是應對市場的挑戰還是搶占發展契機,都要通過新聞宣傳來打造有利的輿論環境,實現共同發展、全面發展、和諧共贏的目標。把企業新聞宣傳有效結合到生產運營及管理工作當中,和企業的真實狀況相貼近,在解放觀念中創新,在創新中歸納提高,自主順應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助力廣大干部員工明確自身定位、牢固樹立發展信心,共同推動企業發展。
二、掌握準確的輿論導向,創新企業新聞宣傳模式
(一)轉變新聞宣傳方式,把握輿論話語權
企業新聞宣傳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在宣傳當中彰顯創新性。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常規的任務,例如貫徹落實上級工作會議、職代會、總結表彰會等會議精神。在常規宣傳中,必須重視宣傳策劃,通過開創新欄目、開發新看點、開辟新載體、創作新內容等,讓形式和內容都耳目一新,增強常規宣傳的效果。對于圍繞不同時期、不同形勢下的重點工作目標開展新聞宣傳工作,更要超前介入、提前策劃,根據宣傳目的目標,策劃制訂有針對性的宣傳報道方案,組織骨干采編力量,多角度進行深度的采編創作,給員工更加深層、系統、貼近的報道。在企業發展的特殊階段或發布重要決定時,必須第一時間了解各方面基本情況,挑選好宣傳視角,從解疑釋惑人手,實事求是,開誠布公,有理有節地開展宣傳工作。
(二)融合多種媒體資源,增強企業新聞宣傳的實效
在國有企業員工的印象里,企業新聞宣傳就是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傳統媒體,所以一定要管好用好傳統媒體,充分展現傳統媒體的權威優勢。在傳統媒體上的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要組織制作一些員工喜聞樂見的文化片、宣傳片、教育片等,在報紙上開辟“文藝副刊”和“言論”板塊,吸引員工積極參與“編讀互動”,滿足員工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需要,加強傳統媒體的吸引力。當前,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興起,給國有企業以報紙、電視、網絡等傳統媒體為核心的新聞宣傳模式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國有企業新聞宣傳隊伍在新媒體背景下,可以發揮固有的專業性、權威性的優勢,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要借鑒自媒體的模式,企業重要活動時,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可以聯合行動,新媒體發揮傳播迅速、圖文并茂的優勢,傳統媒體發揮縱深報道、篇幅大的優勢,提高整體宣傳實效?,F在,即使國有企業都設立了門戶網站,開辦了官方微博、微信,可這些平臺的內容大部分是從傳統媒體照搬照抄過來,并未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而針對手機移動媒體的開發就更少了。所以,新時代的企業新聞宣傳,應該把握好不同宣傳媒介的特點,經過聯合采訪、聯合報道,從單調的宣傳報道向整體形象策劃轉,塑造以新聞宣傳部門為首的立體宣傳網絡,追求新聞傳播效果最大化、最優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需求。好的新聞宣傳可以讓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更清晰,工作程序更明確,將廣大員工的思想意志統一到企業的發展戰略方向上來,將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匯聚到創新發展的大局上來,形成萬眾一心、迎難直上、砥礪奮進的發展氛圍,為“新時代”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智力支撐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