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政華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9-288-01
摘要 企業以生產盈利為目的,能否在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員工的個人素質,因此員工安全生產培訓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下面以筆者所在單位2017年員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為模板,淺析企業員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
關鍵詞 企業 生產 培訓 安全
山西煤層氣處理中心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端氏鎮金峰村北,擔負著沁南盆地各排采井所采煤層氣的收集、增壓、脫水、凈化及外輸任務。現有43名員工,其中29歲以下12名,30-39歲19名,40歲49歲9人,50歲以上3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本科學歷30人(含高等自學考試和函授本科20人),此外技校、中專、高中學歷13人。
2017年,處理中心人員流動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員工培訓方面具體做了以下工作:1.全年培訓次數36次,參加培訓人員43人,出勤率100%,培訓合格率95%,其中新員工培訓1次,安全培訓13次,現場培訓8次。2.在調查了解和能力評估的基礎上做好培訓計劃,開展員工培訓。2017年初,制訂了全年的培訓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有課件、有筆記、有簽到表、有試卷、有成績。3.班組與班組之間進行交接班時,填寫技術問答記錄本。通過員工之間互相出題的方式,潛移默化間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起到了較好的效果。4.繼續堅持師帶徒的傳統培訓方法。老職工將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傳幫帶的形式,促使老職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年輕職工將自己對工作的熱情,通過師傅的手把手的教學,活兒干得順手了,學習的勁頭兒也更足了。
通過對2017年處理中心安全生產培訓情況的梳理,以及和本單位其他作業區負責培訓人員的相互溝通學習,筆者發現生產單位一直延用著比較傳統師帶徒、現場教學、理論教學的培訓方式。不能否認這些中規中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員工技能素質和安全意識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著某些不能忽視的弊端。
1.培訓計劃制定上過于形式化,且內容無法做到隨時更新。每年初,各個單位都會根據上級人事部門要求,制定全年的培訓計劃。拿出培訓計劃進行對照,不難發現培訓內容幾乎年年一樣,只是順序發生了些許的變化。很多培訓計劃的培訓對象要么是“全員”,要么是“某某崗位上的全體員工”,把所有員工放在一起培訓,這很難保證每個員工的安全問題都得以解決。員工之所以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是因為其可能在安全技術、安全法規、安全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培訓時應分清具體情況,對癥下藥,而當前許多單位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不分清具體情況,實行“一視同仁”的政策。每年的紙質版培訓計劃上交至上級人事部門備案之后,無法進行培訓內容的更改。生產單位人員流動性較大,生產中的突發情況也較多,如果一味地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年培訓計劃,嚴格照搬勢必會造成培訓中的盲區。
2.授課人自身素質亟待提高,無法滿足聽課人的需求。安全生產培訓授課人多為各個基層單位從事生產、安全方面人員,他們中的很多人實際經驗豐富,愛動腦筋、肯鉆研,并且在很多比賽中取得過較好的成績,獲得了諸多榮譽。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授課過程中,對于知識的講解上仍存在諸如耐心不足、語言表述不清、不能熟練使用PPT、WORD等力公軟件等問題。“會干的不會說、會說的不會干”這句存在于工人們中的大實話,很好地反映了這一問題。如果不能讓“學生”們知道的話,“老師”們肚子里有再多的知識,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培訓師隊伍勢在必行。將培訓人員素質不斷提升,使之既適應生產實際,又能夠在課堂上誨人不倦,更好地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針對上述發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措施僅供參考:
1.培訓計劃系統化,既要有全年計劃,也要有階段性計劃。實行網上編制計劃,執行的過程中,如遇突發情況,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制定計劃時,積極采納員工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計劃制定更為合理,貼近實際,避免“拍腦袋”計劃的出生。
2.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程序,以正確選擇應接受培訓的員工和應進行培訓的項目,使安全生產培訓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健全員工網上動態培訓檔案,隨時對員工的工作狀況進行檢查,需要進行培訓時立即組織相關員工進行培訓。以員工在生產中暴露的問題為契機,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增強員工安全素質,持續跟進培訓,直到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為止。
安全生產培訓看似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近年來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又有多少和平時的安全生產培訓沒有關系呢?人的不安全因素,歸根結底是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和有效的安全培訓。因此,安全生產培訓必須常抓不懈,落到實處,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為,安全生產才有保障,企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