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猛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9-310-02
摘要 從全球視野看和理性角度,卷煙品牌需要快速整合,留給二、三梯隊的企業時間不多,但從基層矛盾、社會和諧和地域格局等因素,整合的步伐和生存又留有空間,決策層在尋求艱難的平衡,但這個平衡很快會被來自體制內外的壓力打破,我們如何快速反應,單靠硬實力或和軟實力是遠遠不夠的。
關鍵詞 巧實力 企業 競爭中的應用
一、巧實力提出的動因與背景
“巧實力”最早是由美國學者蘇珊尼·諾瑟2004年在《外交》雜志上提出的,強調綜合運用硬實力和軟實力來實現美國外交目標。2007年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和著名學者約瑟夫·奈發表了題為《巧實力戰略》的研究報告,明確提出運用“巧實力”進行對外戰略轉型,幫助美國擺脫當前困境,重振全球領導地位。
2012年金正恩作為新領袖以后,朝鮮的“巧實力”確實是使世人刮目相看,首先就體現在他在外交上,在229協議使朝美關系高度緊張的之后金正恩非常巧妙開通了朝美私下非正式接觸之門,非常典型的反映了巧實力的奧妙所在,更重要的他引起世人關注,他給朝鮮這幾年帶來了新的變化和吹進了新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點評,“四兩撥千斤”的朝鮮“巧實力”戰略成就了一個小國的年輕領袖登上世界風云榜。
巧實力既不是硬實力,也不是軟實力。2006年1月,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學者約瑟夫·奈在《外交》雜志上發表題為“重新思考軟實力”的文章,文章稱“單獨依靠硬實力或軟實力都是錯誤的。將它們有效結合起來可以稱作巧實力。”
二、巧實力的內涵
企業巧實力代表了企業靈活應變能力及綜合競爭實力的總和,是經營智慧和超前視野的凝聚,是企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企業巧實力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行業、領跑者或有較大話語權企業的戰略意圖獲取能力。2.戰略管理過程中,有目的的巧妙整合以及運用各種資源的能力。3.信息捕捉、快速反應和聚集戰斗的能力。
企業巧實力的核心在于隨機應變,果敢行動,源泉在于在關鍵時機當機立斷,這需要行動有必要的資源和足夠的權利,這就要求在關鍵崗位的管理者對企業和企業戰略要高度忠誠和認同,并有相當的專業技能和勇于擔當責任。我們知道,機會來臨,是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請示或論證,失去了很可能永不再來,在沒有參照行動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但收益也往往巨大。我們認為企業巧實力關鍵在于決策準、行動快。
沒有硬實力和軟實力支撐,巧實力沒有意義。從定性角度來看,企業硬實力是企業發展的硬件條件和物質基礎,軟實力主要是企業的管理體制,企業文化,創新能力,企業的品牌和形象這些無形的潛在實力。企業軟實力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是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建立在硬實力的基礎上又是對企業硬實力的補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企業的巧實力是建立在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基礎之上,屬于戰術層面,是發揮智慧和創新精神,將硬實力和軟實力巧妙的綜合運用,而在企業巧實力的運用中,軟實力和硬實力到底占多大比重,往往要看破局成本,所謂破局成本,就是在保證目標完成的情況下,找到替代方案的成本。對方的破局成本越大,軟實力愈能持久,軟實力的比重和作用越大。
三、企業打造巧實力的必要性和原則
(一)打造企業巧實力是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笨實力害了通用——關鍵時刻需要巧勁,何謂笨實力?2009年6月1日,是全美國乃至全世界不同尋常的一天。在這一天,2008年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在與經營不善、巨額虧損“病魔”斗爭多年后,終于以宣布破產保護的方式實現“安樂死”。
巧實力研究者鄧正紅認為片面追求硬實力造成的后果是,慘烈的市場競爭、利潤下滑,沒有價值追求,沒有長遠打算。而一些醉心于創造所謂軟實力的企業,因為沒有硬實力的相應支撐,讓軟實力成為空中樓閣。
(二)打造企業巧實力是戰略認同前提下的快速反應,絕不是投機取巧
打造企業巧實力或講究善用機遇聚焦,或講究精準給力,或講究用心超值,但絕不能投機取巧,巧實力的發揮是在統一戰略認同前提下的快速反應,巧在時間和環境因素,判斷標準是是否企通過快速的反應促進企業戰略目標以比較正當的方式實現。都寶線、黃山精品線得到國家局的立項和快速開工是安徽中煙高層、兩個企業負責人和相關部門抓住國家前一段時期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家4000萬投資和高層領導支持的機遇,這兩條線項目的成功開工是近年安徽中煙巧實力應用成功的經典案例,值得學習和總結。
四、安徽中煙巧實力研究應用思考
(一)借助知識地圖管理方法,構筑促進安徽中煙快速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
通俗地說,巧實力就是尋求辦法解決問題。找不到辦法,就學會借力,借助外力,善借于力,謂之巧。“最大的智慧莫過于博采眾人的智慧,最高的才能莫過于善借眾人的才能”。煙草行業作為特殊行業,必須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而一個政策出臺,高層總有一個醞釀思考和調研的過程,我們應該依靠國家科教研基地為實習的學生服務好,多聯系多溝通,捕捉政策導向。利用黃山、九華山等風景區,為行業游覽者提供熱誠的服務,捕捉和學習先進企業經驗。我們完全可以依靠知識地圖管理方法,建立行業領導者、專家和友好人士知識地圖,構筑促進安徽中煙快速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
(二)精準營銷,堅持“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
2018年8月20日,煙草行業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新任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民在講話中強調,圍繞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戰略,整合資源,優化體制。中國煙草未來藍圖初現,大集團大品牌的競爭將日益激烈。而且煙草行業要在我國加入WTO后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具有“精營”意識。安徽煙草“黃山”卷煙曾經“一品黃山、天高云淡”,石破天晾,有當時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支撐,更有巧實力的發揮。當前面對實力雄厚、虎視眈眈的外國煙草和國內領跑者、追趕者,我們如何精準營銷,巧占市場很有學問,我個人認為應明確和國內領跑者錯位經營的策略,明確眼前競爭敵人,并爭取快速制勝。在真正的戰爭中是沒有雙贏的概念,防虎歸山會被老虎吃掉。國家局領導對黃山品牌提出明確要求與指示:“抓住時機,集聚目標,乘勝而上,努力把黃山品牌培育成為加快成長、提升影響、處于強勢地位的知名品牌”,實現這些目標,需要狼的精神,精、準、巧、狠。要從“荷花”、“天葉”等成功品牌培育案例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
(三)加強黃山(天都)文化與新安江文化互動共生研究
黃山(天都)以徽州自成體系的繪畫藝術和徽州宣紙為表現,通過新安畫派與黃山畫派對黃山的藝術詮釋,展示徽州文化的人文氣質與精神,詮釋黃山的大美境界和光輝燦爛的徽文化,達到了宣傳黃山品牌文化內涵的效果。融名山、名畫、名紙、名家于45的黃山(天都)產品設計方式很好的體現了新安江文化。但是兩種文化要達到相互之間的水乳交融,相互滋養,還需要在反哺和回饋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我們應該看到,黃山(天都)得到有志之士的厚愛,源于對新安江文化和香煙尊貴品質的共同認可。企業在品牌宣傳中也有很好的新安江文化展示,但在文化的發源地,似乎認同感不高,很難發現兩者水乳共生的痕跡,沒有母憑子貴的感覺和聯系,這對品牌的長遠發展不利。如何深入挖掘黃山(天都)文化與新安江文化之間更多的關聯,并在產品、營銷等方面加以體現,從而使兩種文化交融成一個整體,相互促進發展,將是安徽中煙接下來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