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中圖分類號:F71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9-317-01
摘要 我國近幾年的創業潮使得一大批創業型企業紛紛涌現,大量生產的產品讓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更廣,這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這些新創辦的企業嘗試使用新媒體營銷的手段,讓自身的產品更受市場的認可。本篇文章基于創業型企業的角度,探討新媒體在其的適用性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新媒體營銷 創業型企業 適用性
新媒體信息的傳播往往依賴于PC端和手機移動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企業嘗試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但是這種手段限于當時的硬件環境以及網民規模,營銷效果不佳。據相關調查,1000家企業認為新媒體營銷的收益低于與總成本,并且收益計算方式缺乏標準的計量方式,使得這種市場營銷方式適用性較低。
一、新媒體營銷發展趨勢
新媒體營銷是一種新興的市場營銷手段,對于初創企業來說其成本更低,符合自身發展特點,因而都積極搶占“新媒體”這一流量巨大的市場平臺。在具體應用中呈現了以下趨勢:
企業級新媒體變現方式越來越多元,部分企業運用自身的新媒體影響力,以及越來越高的效益,使得原本的新媒體部門逐漸擴充成一家新媒體公司。此外,企業積極布局新媒體流量矩陣,通過矩陣化、平臺化將涌入新媒體的流量提取其中的價值,獲取利潤。對于“頭部內容”的競爭愈加激烈,所謂頭部內容即20%為優質內容,作為吸引流量的關鍵,其他的則是普通內容。在20%優質內容中的5%,更是獲取90%流量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新媒體的競爭是流量競爭,以內容優質作為取勝關鍵。
二、創業型企業運用新媒體營銷適用性分析
(一)新媒體營銷的內在因素
對于創業型企業來說,它們的經營和發展伴有較高的風險性和高成長性,其規模小、資金少、生存能力弱,使得在市場競爭中與成熟期或成長期的企業相比,有更多的先天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1.市場風險應對能力不足;2.產品市場占有率、競爭力;3.相關技術人才缺乏,限制了企業的發揮空間。
針對此情況,初創企業為了將產品及時足額變現,其主要難題是如何推廣自己的產品,并且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這時就需要采取營銷手段,但是傳統渠道的營銷成本太大,企業無法支持,并且在產品同質化的市場環境下推廣效果也很難得到保證。采用新媒體營銷一定程度上縮減了企業的產品推廣成本,新媒體的消費人群覆蓋面較廣,取得的營銷效果較好,但是在具體操作中仍需要克服一些弊端。
(二)新媒體營銷的積極作用
新媒體營銷能夠幫助創業型企業控制營銷成本,并及時將產品變現,新媒體較低的資金門檻,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企業開支有限的短板。新媒體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找準目標消費群,并讓產品及時變現,加快資金流轉,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
創業型企業其初創的特點,對于組織結構不夠完善和明確,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每一個公司成員都可以參與到新媒體營銷中,加上企業員工多為年輕人,使得新媒體營銷呈現更具創意,貼近創業型企業所要求的新鮮元素。促進潛在消費者對產品的互動和交流,企業也能在這過程中及時收到市場反饋,以此有針對性地推送與產品相關的信息。此外,新媒體的運用促進了企業產品研發、推廣以及售后服務一體化,實現其良性循環,由此補足創業型企業初期組織結構不完善,人員分工不明確的短板。
當企業渡過發展難關,通過產品變現獲得一定的發展資金,首要問題是如何擴大產品規模和提高市場占有率,以及研發怎樣的新產品開拓新的市場。借助大數據分析以及新媒體營銷,能夠幫助企業找尋潛在營銷信息以及潛在客戶,以此為基礎通過新媒體推送優質的內容,其幾乎以零成本的方式將營銷信息擴散出去。
(三)新媒體營銷應注意的問題
初創企業在新媒體營銷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維護企業形象,新媒體平臺是信息快速傳播的平臺,具有較高的即時性和實效性,每個用戶都能夠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討論,由此形成強的輿論潮。一旦出現企業負面信息,若是沒有采取恰當的措施處理,企業很可能因此損失慘重。所以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應組建針對新媒體輿論的危機公關團隊,出現此類問題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2.新媒體營銷應避免盲從,部分企業的新媒體為了獲取大流量,往往會追隨社會熱點,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和內容,抓取用戶的眼球。但是這樣的操作很難保證內容質量,由此流失掉一批優質用戶。針對這個問題,應加強流量矩陣的布局,通過精準營銷實現企業大跨步發展。
三、結語
綜合上述,新媒體營銷由于其資金門檻低、覆蓋人群廣,對于創業型企業來說是很好的將產品變現的營銷方式。通過新媒體平臺收攏大量的流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流量矩陣,有針對性地對目標消費人群進行營銷,實現企業高效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