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唐縣委黨校 山東聊城 252800)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①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經的輝煌,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新要求,深入研究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有利于增強全黨的使命意識與擔當意識。對于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十九大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明確了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與歷史使命。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
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文明的偉大民族。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的深重苦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但都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與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歷史前提下,這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與人民幸福而斗爭。③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劃新格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以巨大政治勇氣與責任擔當規劃了新時代對外開放的路線圖,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引領中國走向世界。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之后召開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明確:“全國各族人民的期望,全黨同志的重托”,“是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這個重大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④之后他又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闡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⑤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與南湖紅船時又強調不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覺扛起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是歷史使命的擔當者。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與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同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因為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與領導力。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八年奮戰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完成了深刻的社會變革,使中國闊步向前邁進,開辟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有信心帶領人民走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更有信心與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使中國更加繁榮昌盛。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⑥
中國共產黨全黨同志不負人民重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愧于歷史選擇,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凝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齊心協力鑄就中國的新輝煌。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統籌推進“四個偉大”。
中國共產黨史是一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歷史。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是在矛盾運作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進行偉大斗爭就是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他強調要繼續發揚斗爭的精神,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于動硬,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維護國家利益核心上敢于針鋒相對。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黨目前面臨的“四大考驗”與“四種危險”依舊非常的嚴峻,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全面從嚴治黨任務艱巨,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一是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舉旗定向,組織各方面力量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二是自覺維護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以維護群眾利益為根本,堅決反對損害人民利益與脫離群眾的行為;以堅如磐石的決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三是我們要積極投身于改革的潮流,勇于革故鼎新,在改革中,要堅決破除一切頑瘴痼疾;使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四是防范各類風險。發揚斗爭精神,自覺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認識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與艱巨性,積極應對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與自然界出現的困難與挑戰,把握斗爭規律,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已雄辯地證明,要保持馬克思主義的政黨本色,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永葆強大的戰斗力與生命力。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敢于刮骨療毒,牢固樹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理念。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與嚴峻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與復雜性,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錘煉自己,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是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制度建設貫徹其中,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與純潔性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二是要堅定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政治路線,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性鍛煉,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擔當;因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的方向。三是不忘初心,艱苦奮斗,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做到至信而深厚,為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四是要堅持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有信心有能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推進偉大事業。就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與人民歷盡千辛萬苦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與實踐的主題。”⑦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堅定不移推進。
一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處于探索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是初步確立,處于未成熟階段,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切實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當人們的利益得到維護時,自然會認同社會主義制度,因此,也就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二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是黨敢于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鐵肩擔當。要從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視角,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協調貫徹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引領“五位一體”,用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驅動“五位一體”,用全面從嚴治黨保障“五位一體”。三是堅定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保持政治定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實干興邦。不忘初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才能實現。
“四個偉大”相互貫通,其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決定作用。偉大夢想指引正確方向,偉大斗爭昭示擔當精神,偉大工程鍛造領導力量,提供堅強保證;偉大事業宣示偉大旗幟,開辟前進路徑。要把“四個偉大”協同起來貫徹。⑧只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革故鼎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實現。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與完善黨的領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其歷史使命,按照新時代要求,黨要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其歷史使命,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路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人民共同富裕的堅強保障。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十八大以來,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三大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這一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理論品格、科學內涵與指導意義作了深刻系統的闡述,標志著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實現了與時俱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要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把黨建設好,筑牢理想信念,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時期浴血奮戰,勇于承擔起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的歷史重托,這就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核心力量,能夠在國際國內環境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植根于思想中,把實現與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奮斗目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始終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贏得了人民的擁護與支持。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贏得民心,方可贏得時代,一往無前。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十四條基本方略,黨開啟了新的歷史征程,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越來越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黨中央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個階段目標,不忘初心,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勇擔重任,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對國家與社會實行全面的統一領導,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要堅持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堅決有力地執行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堅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與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與集中統一領導。要堅持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始終把黨建設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⑨
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要堅決防止與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總之,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與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肩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而奮斗。
[注釋]
①②⑤⑥⑦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頁.
③李張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及其實現路徑[J].特區實踐與理論,2018(2).
④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 :第 69-70頁.
⑧何毅亭.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N].人民日報,2017-11-28.
⑨張榮臣.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系列體會之一[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11-08.
十九大報告摘要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戰略安排】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二○二○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二○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