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西
什么樣的人生最能體現生命價值?有人說,不就是享盡榮華富貴、壽終正寢還福蔭子孫嗎?倘若對社會沒啥影響力,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此等生命一現影無蹤。
《不朽·三立·三不朽》講述,“不朽”一詞,時時照亮春秋志士的壯烈情懷。魯國副卿叔孫豹高談立德、立功、立言——“三立”,并視之為實現生命價值、長葆家國興盛之道,真誠踐行。
唐孔穎達曰:“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危除難,功濟于世;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近現代,胡適說“三不朽”,即人格、事業、著作(學說)的永恒。
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義以為上”,在群體的發展中求個人發展。“公天下者莫如堯舜”(康有為),孔子贊先常曰:“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司馬遷亦贊曰:“其仁如天,其知(智)如神。”
莫道圣人境界遍不可及,蕓蕓眾生,每個生命都尊貴。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應盡力盡責演好自身角色,崇高的生命價值已在其中。
《中共特工閻寶航的真實人生》:閻寶航除廣為人知的戰略情報三杰作外,其教育救國致力者、抗日教亡急先鋒、周旋在國民黨高層圈的統戰者等人生角色,皆功德不朽。人生落幕在“文革”時,還讓歷史留下“一聲嘆息”。《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復南海諸島的前前后后》:代表中國政府赴南海宣示主權的林遵艦隊完成使命,人生就此寫下最輝煌一頁。《險渡鴨綠江——廣西首批各族子弟兵志愿者奔赴抗美援朝前線》:敵機猖獗,晝伏荒野,夜行通宵……三千健兒奔赴戰場,將熱血和生命融入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人各有稟賦,理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盡情綻放自己的生命價值。《林如斯激情哀婉的人生》:林語堂長女“花開芬芳燦爛,花落凄美成詩”。《王云五之“如魚得水”》:王云五舍棄官場名利,醉心書香墨韻,引領商務印書館走向輝煌。
《毛澤東轉戰陜北》:毛澤東大智大勇與圍追之敵周旋。在陜北的土窯洞里,在馬背上,在小石凳上,在溝溝峁峁,完成了他解放全中國的戰略部署。兩年半后,新中國宣告成立。憶往昔,中共“一大”13位代表同舟共謀理想,堅守到最終者唯毛澤東、董必武兩人;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大小數百戰,減員八九成,路漫漫上下求索,最終迎來革命事業的偉大轉折。
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為共產主義事業理想,生不足惜,死不足畏,千難萬險只等閑,這是何等高尚的生命境界!
鑒賞空間
哲理散文是介于散文和議論文之間的一種文體。《永久的生命》告知人們要在悲觀中發掘希望,在柔弱中尋覓剛強;《我為什么活著》用精練的文筆概述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本文則用散文化的筆調,詮釋了生命價值的最高體現。相較之下,本文更偏重于議論和理性化的思考。
閱讀本文,在欣賞、品析語言之余,要注意把握作者的生命哲思,從而獲得更深刻的思想啟迪。
讀有所思
1.“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應盡力盡責演好自身角色。”請根據文章內容,說說“盡力盡責演好自身角色”包含哪些含義。
2.文中認為生命價值的最高表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