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傅曉英
在醫生眼里,老陳和老李是完全不同的病人:老李有糖尿病,平素一直服用降糖藥物。而老陳沒有大病,近來只因“牙痛”用了幾天抗生素(俗稱消炎藥)。但幾天前,老陳和老李先后在進餐后出現了一組類似癥狀:心悸胸悶、出汗潮熱、頭暈恍惚、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虛弱乏力。
老陳就診時,醫生一頭霧水,血壓低至休克程度,而面紅耳赤,接診醫生推斷酒精中毒,但老陳面帶痛苦說到“我平常半斤也不醉,今天僅僅一口酒而已,絕不可能因喝酒引起,而且我過去醉酒也沒有這么難受”。
老李有糖尿病,醫生首先想到低血糖反應。蹊蹺的是低血糖一般發生在餐前,但老李這次發病是餐后發作,況且老李意識障礙嚴重程度也與他的血糖8毫摩爾/升不相符。老李還渾身散發著酒氣。
兩人都排除了急性心腦血管病變,對癥治療幾小時后痊愈回家。因為癥狀相似但疾病背景迥異,而且都有酒精相關的線索。最后,醫生終于想到了一個長期被忽略的臨床現象,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是橡膠工業的一種催化劑,人們發現接觸過這種物質的人,如果喝酒,可出現胸悶胸痛、心慌氣短、面部潮紅、頭痛頭暈、腹痛惡心等一系列癥狀,故稱為雙硫侖樣反應。以后,雙硫侖被開發成戒酒藥,使嗜酒者產生對酒精的厭惡而戒除酒癮。所以,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
老陳和老李在進餐后出現的癥狀是藥源性雙硫侖樣反應。一些成分中含有類似雙硫侖結構“甲硫四氮唑側鏈”的藥物,也可以抑制肝細胞線粒體內乙醛脫氫酶活性,使乙醇-乙醛-乙酸代謝的第二環節阻斷,導致體內乙醛聚集。有毒性的乙醛,再于與體內一些蛋白質、磷脂、核酸等物質結合,破壞其相應生物活性,引起機體主要臟器功能一過性失衡,從而引起諸多癥狀,嚴重時可以誘發急性肝損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有,部分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頭孢哌酮、頭孢噻肟等)、和咪唑衍生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脲類和雙胍類降糖藥。如果病人應用上述藥物期間飲酒,可能就會出現類似老陳和老李們的遭遇。
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藥物服用時也要注意,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含酒精飲料、奶酪、甚至退燒用酒精擦浴等也有誘發雙硫侖樣反應的報道。
這些藥物與酒精在生活中的狼狽組合有以下特點:
1.突然不耐酒力了。服用該類藥后,即使飲用少量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
2.空腹飲酒更易發作;
3.餐后即刻發作,不似以往欣快多話-少言寡語-嗜睡昏睡的醉酒過程;
4.頭孢類藥物停藥1~2周還會發生;
5.平素酒力大者、老年或兒童、肝病者更易于發生。
由此可見,藥源性雙硫侖樣反應在生活中并非少見。發熱感冒治療痊愈了和朋友一起喝喝酒;飲酒人得了糖尿病后,降糖藥照服飲酒也不誤,說不定老李的窘境哪次就會發生在貪杯的糖尿病人身上。所幸的是這些藥物本身如果沒有遇到酒精并無上述毒性作用。
因此,提醒大家注意:服用抗生素期間2周內不要飲酒;糖尿病人盡量不喝酒,不可避免的酒局要進主食后再飲酒;最后不要擅自購買處方藥,以免不了解藥物成分掉入雙硫侖樣反應的“陷阱”。
雙硫侖樣反應誤診率75%,因此也提醒醫生注意:突如其來的“心梗”、“心絞痛”、“低血糖”、“哮喘”、“急性胃腸炎”、“酒精中毒或酒精過敏”是否伴發或誘發于雙硫侖樣反應,這時詢問發作誘因和用藥過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