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醬


“武漢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城市,他的有意思在于:它有大江大河;在于它身處中原,兼容東西南北的文化。從春秋時期伯子牙期的古琴臺到清朝順治年間的歸元寺的五百羅漢到半殖民地時期的洋房鐘樓,一派滄桑古貌,一派高天厚土。而武漢氣候的惡劣,更是首屆一指,人們能夠頑強坦然的生活其中,這本身就有某種象征意義?!?/p>
——池莉小說《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
1 武漢是“水”做的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牽扯著武漢三鎮(zhèn)的動脈,將鴉片戰(zhàn)爭后洋務運動的工業(yè)重鎮(zhèn)漢陽、在清朝被迫開埠的商區(qū)漢口和民國時期打響第一槍的武昌三地相連,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格局。
對武漢來說,水就是它的魂。
這座城市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占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漢口江灘和武昌江灘綿延數十公里,景色宜人。中國最大城中湖的東湖邊,蜿蜒30余公里的東湖綠道是武漢人最大的福利。水質變差,也依然有人愿意征服長江。
2 穿越百年窺江漢繁華
如今,問一個武漢人周末逛街去什么地方,你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答案。然而,時光倒退百年,你能去的或許只有江漢路。
1861年漢口開埠,租界的設立使?jié)h口成為對外通商口岸。到新中國成立前,武漢仍可算是與“大上海”并駕齊驅的東方商業(yè)重鎮(zhèn)。江漢路步行街是一條擁有百年歷史的商業(yè)老街,“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這句詩正是形容它的繁華。
在這里,尤可見20世紀30年代遺留的西洋建筑,它們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顯得頗為神秘。時至今日,你仍可在這條街上感受昔日榮光,在恢宏建筑中窺見上層的精致和繁華。而路邊飽經風霜的銅像,發(fā)出底層百姓的無聲吶喊,時刻提醒那段不可忘卻的慘痛歷史。
3 今天你“過早”了嗎
中國人講求“一日之計在于晨”。清晨的武漢,“過早”的習慣仍然沒變。
武漢人把早餐叫作“過早”,不同于粵式茶樓精致的茶點,這里多是經營時間超過10年的“老字號”街頭小店。早點攤子人聲鼎沸,人們或坐在支起的棚子下直接開吃,或用油紙包好急匆匆離開。在熱氣騰騰的早點攤,一份蛋酒,一碟豆皮,一碗熱干面,開始全新的一天。
沒有在武漢長期生活過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種現象。在這里,任何一種吃食,無須精雕細琢。這里沒有人慢條斯理地品味早餐,都是速戰(zhàn)速決。外地人來到這里也不自覺地改變了原有的習慣。
4 一座城池
城市是一座天然博物館,它記錄歷史與人文,在千萬載歲月中留下獨有痕跡。 或許部分人對武漢的“初印象”不是太好,待久了就會發(fā)現武漢并沒有想象中“暴躁”。身處其中,你會發(fā)現武漢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還有那無法取代的“暴躁而溫柔”的復雜味道。
新時期的武漢,與時代共同前行。昨天的“漢陽造”已遠去,路過的綠皮車越來越少,今天的科技“光谷”,正以速度與創(chuàng)新,刷新武漢的故事。
武漢,這座從歷史沉淀里走出的城市,它經歷過傷痕,也見證過輝煌。這座城市在成長,連同這里的人們一起,在每個日升日落中,擁抱明天。
高校連連看武漢篇
2位
2007年—2016年武漢累計招收大學生約256.9萬人,位列全國第二位
7所
武漢共有7所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其中世界一流大學2所
84所
武漢市共有8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6所
“武”林大會占山為王
(江湖上的刀光劍影,盤點武漢最強門派)
珞珈山
武漢大學
別名:珞珈山文學院
武漢共有七所“211”大學,校內皆有山頭,各有諢名。
在武漢,各校之間打招呼是這樣的:
“同學你哪個學校的?”
“我是南望山來的?!?/p>
“哦,久仰久仰,我是隔壁喻家山來的?!?/p>
“前面那個是桂子山的妹子呢……”
武林成就:“雙一流”大學A類/“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珠峰計劃
武術套路(—流學科):理論經濟學、法學、化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yè)工程、口腔醫(y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
杰出師兄:雷軍(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
嗡家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別名:關山口職業(yè)技術學院
武林成就:“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平臺/卓越計劃
武術套路(一流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杰出師兄:郭清海(2010年被國際地球化學協(xié)會IAGC授予埃貝爾蒙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南望山
華中科技大學
別名:南望山男子地質專修學校
武林成就:“雙一流”大學A類/“985”工程/“211”工程
武術套路(一流學科):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yī)學等
杰出師兄:陳剛(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桂子山
華中師范大學
別名:廣埠屯女子師范??茖W校
武林成就: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武術套路(一流學科):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杰出師兄:馮友蘭(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
馬房山
武漢理工大學
別名:街道口男子技工學院理工分院
武林成就:“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平臺/111計劃
武術套路(—流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杰出師兄:金東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1研究所所長)
毒舌
在武漢, 我可能讀了個“假”大學
01武漢大學
進校前:“985”“211”,武漢高校的“領頭羊”,中國最美大學之一,顏值與實力并存。
進校后:櫻花季,這里是珞珈山人民公園;野豬跑、狐貍現的時候,這里是珞珈山野生動物園;到了夏天,武大變成了珞珈海洋公園;武大,每天不一樣!
02華中農業(yè)大學
進校前:“211”高校,“養(yǎng)豬種地”的一把好手。學校環(huán)境好,每年3月,華農的油菜花可與武大的櫻花媲美。
進校后:華農有三寶,早操、聽力、環(huán)湖跑,虐得你生無可戀。
03武漢體育學院
進校前:優(yōu)質男友培訓地,全國前三名的體育大學,被譽為“奧運冠軍”的搖籃。
進校后:有早操、早讀和校服。大一開始5點半起床,6點集合,任外面風雨飄搖也要出操。198元的武體大衣(校服),是武體入冬天出門的標配。
高校微觀察
當人們談及武漢高校,總會想起“武大華科,華師理工,地大財大和華農”。其實,武漢還有兩批隱藏的“黑馬”,那就是湖北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在前不久湖北省公布的教育部與湖北省共建“雙一流”高校名單中,兩所高校雙雙上榜。本期,我們就來走進湖北大學。
湖北大學
變遷史:
1930年,湖北省立鄉(xiāng)村師范學院→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湖北師范??茖W?!?958年,改名為武漢師范學院→1984年9月26日,湖北大學正式成立→2013年7月,湖北大學成為湖北地方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學術實力:
化學和材料科學相繼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躋身世界高水平學科行列;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3個,湖北省“2011計劃”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4個,湖北省委省政府“智庫”2個。
學子成就
學生在“挑戰(zhàn)杯”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挑戰(zhàn)杯”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GIS技能大賽、物聯網創(chuàng)新大賽、Altera亞洲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等賽事獲獎。
在湖北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陳三胖
湖大的同學們真的很努力。學校鼓勵大家參加各種競賽,我大三參加大學生英語競賽,僥幸拿了個一等獎,湖大還獎勵了我1500元呢!
@史年年
對我而言,湖大像媽媽。她可能沒有能力給我比別人更好的,但她會給我她能力范圍內最棒的。我僅僅做了她的孩子三百多天,就萌生了想憑自己的力量讓她過得更有尊嚴的愿望。
大江大河
大武漢城市巡禮記
產業(yè)前瞻
光谷,最好的黃金時代
1988年,東湖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成立。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2001年,被國家批準為國家光電子產業(yè)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產值
據《國家高新區(qū)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報告2017》顯示,“光谷”在2016年以3708.4億元GDP在全國“146+1”個高新區(qū)中蟬聯全國第二,占武漢市GDP比重為31.1%,遠超漢口、武昌與漢陽,成為“武漢四鎮(zhèn)”中的最強王者。
企業(yè)
從1996年企業(yè)總收入不足100億元,到2015年企業(yè)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光谷用20年時間實現了百倍以上的增長,創(chuàng)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fā)展奇跡。
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yè)代表
在武漢設立研發(fā)中心的企業(yè)代表
產業(yè)格局“5+2”
人才矩陣
新“3551光谷人才計劃”圍繞光谷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需要,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賺錢”之城——武漢
數據來源:螞蟻金服
吃貨集中地
湖北工業(yè)大學
深夜10點最愛點外賣
“重口味”
一邊啃鴨脖一邊吃川菜
碼商集中的城市,從夜里23點到凌晨4點,7.1%的小微企業(yè)經營者仍在營業(yè)
城憶
@匿名用戶:這里有我最愛的人,最深的牽掛和最無以言說的痛。這個城市見證了我最破敗的歲月,希望它也能見證那個踩在廢墟上重建的我的未來歲月。
@陌路:武漢不知道哪里好,但哪座城市都替代不了,因為它是我的家鄉(xiāng)。
@小猴子:武漢的三鮮豆皮、湯包、燒賣、糊湯粉、面窩、小龍蝦、鴨脖、熱千面……它們讓我留下來。
吃得多要保養(yǎng)
最受歡迎的藥是金銀花露
夜間最活躍的場景前三
刷淘寶、查看余額寶、訂網約車
打卡文藝坐標
『漢陽造藝術區(qū)』
▲地址:武昌區(qū)咯珈山路16號
漢陽造藝術區(qū)由張之洞兵工廠改造而成。藝術家們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讓這個曾名噪一時的廢棄廠房重新“活”了起來,涂鴉、雕塑、行為藝術等在此野蠻生長。
『泰興里』
▲地址:武昌區(qū)魯磨路291號
泰興里沒有黎黃陂路名聲大,但這也成就了它安靜的氣質。偏安一隅,醞釀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
『梅操露天影院』
▲地址:漢陽區(qū)龜山北略
梅園小操場位于武漢大學文理學部。每周五的晚上,這里都會放映兩場熱門電影。這個傳統(tǒng)從1951年延續(xù)至今,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