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誠龍

19世紀中葉,大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席卷大半個中國,有統計說,半壁江南,近億人死于非命。
可是,大清官場卻有人驚問了:有這事?大清國盛世太平,日日酒局,夜夜笙歌,安定團結,你說發生了差點傾覆天朝的太平天國運動?你這么造謠,我不舉報,我直接抓你。
說這話的,叫阿勒渾?!鞍⒗諟喺?,在黑龍江為副都統三十年”,位居三軍,身在金碧輝煌的衙門里,不識漢字,不會漢文,平日吃喝玩樂,日子過得優哉悠哉。
這回,阿勒渾是在萬福居舉辦宴請,席間天南地北閑談之時,突然問某君:“聞前十年南方有大亂事,確否?”
得到回答之后,阿勒渾“大詫”,又問:“這么大的亂子,后來是怎么平定的?”阿勒渾是什么人?是軍人!大清大亂,養他千日,指望用他一時的,而他競陷溫柔鄉里不得知!
又聽聞南方官兵見賊即逃,問是誰平定的,某君說,是胡曾左李(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阿勒渾嘴巴張得老大:“奇哉,奇哉,這些人真的能打仗嗎?”
洪秀全與捻軍橫掃大清半壁江山,平亂之后,又十余年,都統們居然一點都不知情,恐怕只有大清才有這般咄咄怪事。
若說阿勒渾居東北,信息閉塞,情有可原,那么京師之官又知之幾何?
有一個叫麟趾的翰林,為京城世族,又為國史纂修。身居京都,信息怎么說也要比阿勒渾靈通許多吧,竟也不知此事。大清修史,他在館校對,閱至羅澤南、劉蓉等傳時,突然拍桌子大罵:羅某,劉某,沒甚資歷,這些人升官升得那么快,大清不亡。沒天理了!
閑話一下。羅澤南與劉蓉,都是湖南湘鄉人,是曾國藩手下干將。兩人均書生出身,羅澤南“天文、輿地、律歷、兵法及鹽、河、漕諸務,無不探其原委”,是承繼朱熹之后之理學大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羅澤南輔佐曾國藩創立湘軍,南征北戰。經歷大小戰役200多次,居功甚偉,其在湘軍中,可謂是“湘軍初期的精神教父”角色,武昌之役,為大清戰死沙場。
劉蓉呢,“博通經史,為文宏宕,有奇氣”,是桐城派文學大家?!疤煜挛@邸保瑒⑷厥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劉蓉選將練兵,與太平軍對陣多年,劉蓉率軍人川三年,四川境內太平軍全被殲滅。洪秀全手下有悍將,名石達開。湘軍素來有逢石多敗的傳言。大渡河邊,劉蓉率軍拼死而戰,力擒石達開,一洗湘軍恥辱,也一定大清中興之局。
以文才,以武功,羅與劉,當個道員,當個布政使,大清還是虧了他倆。麟趾居然罵他倆無功受清祿,不該升官。其實不是說他倆不該升官,而是他根本不知他倆功大;甚至是根本就不知道大清曾發生過太平天國之事。
當時同坐的有一個叫惲彥彬的,見麟趾愈罵愈烈,忍無可忍,走到他桌邊駁斥,“不要亂說,如果沒有湘淮軍,我們都不知道死在哪里了!”哪知麟趾竟問:“百戰何事?”同事告之:“就是與太平軍戰啊。南方大亂十余年,失去大小五六百城,你不知道?”麟趾如聽天書,大詫曰:“奇哉,奇哉。何以北方如此安靜?”
八千萬人齊非命,臣在被窩怎得知?
其時另有大清御史,湖南人,名黎吉云。1860年,英法聯軍步步進逼,破天津時,黎氏在理發店理發,從理發的人那里得知了這一危急局勢。黎氏即刻上表,哪知道光皇帝大怒,即刻褫奪了他的職務,并將其逐出京城。文武百官不知道,理發的知道?群眾亂造謠,你傳謠言,該當何罪?黎氏聽聞,“忽擲筆,仆地死”——活活被氣死。
大清有大亂,武將不知,文臣不知,皇帝也不知。昧于世界不說也罷,國情民情竟也不知,真不可救藥了。
(責任編輯: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