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群工作成效與基層黨的建設成效緊密相關,而基層黨群工作從業人員是直接同群眾打交道的,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參與者和執行者。從這個層面講,新時代對基層黨群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基層黨群工作人員面臨哪些問題,又可以從哪些地方改進和提高呢?
三個典型問題
著力點有偏差。有時黨群工作與中心工作不在一個頻率上,兩項工作“波峰”和“波谷”有錯位,產生的效果自然會打折扣。比如:組織黨支部黨內主題活動,沒有能夠緊密結合最重要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是最需要黨員站出來、先進性亮出來的地方;在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有時由于不熟悉基層情況,對重難點環節了解不夠,自然也不好發揮出最佳的輿論引導能力。
站位不高。沒有始終以新時代的要求來提醒自己,沒有始終站在事業發展的高度來考慮問題,對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和精神領會不夠,對工作大局和整體思路掌握不全面,具體表現就是工作開展經常會有反復,有時一個工作方案需要反復修改才能下發。
總結不夠。“沒有總結的工作永遠只做了一半。”要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果,就離不開總結,通過總結進一步把工作經驗或好的做法用到下一步的工作中,或者推廣到其他工作中。當前黨群工作開展過程中,更多是注重基礎工作,而在怎樣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完成工作的效果方面思考不夠。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思想不斷變化,之前的方法放在現在不一定適用,也不一定能產生像原來一樣的效果。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總結,不進行改進,就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
三條解決途徑
多到基層走走。陸游在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洺W谵k公室,邁不動腿,彎不下腰,時間長了,做工作就會少了底氣,沒有了源頭之水,自己也會產生厭倦情緒。而深入基層,多到基層,多和群眾接觸,群眾也就愿意和你說,在交流中就能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同時也能開闊胸襟和眼界,更進一步體會到工作的樂趣。了解群眾,不僅包括姓名、身份等基本內容,還包括性格特點、主要特長、興趣愛好、榮譽稱號等內容,有了這些儲備,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遇到群眾的疑問,知道的可以直接答疑,不了解的可以找相關部門咨詢,找到答案后給予答復,一些具體情況還需要向領導匯報,溝通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幫助。
多作換位思考。跳出本職崗位,多作換位思考,經常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經常站在上級組織的角度思考問題,站位就會不斷提高,許多方案的制定,很多要求的落實就能做到心中有數,面對工作就不會無所適從;經常站在本單位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能理解工作為什么這樣來安排,就能更愉悅地接受工作安排;經常站在其它部門角度思考問題,多想想部門的需求,工作策劃和安排就會有更多的針對性,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經常站在群眾的角度來想事兒,就能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就能知道群眾為什么會有這樣那樣的意見或困惑,就能更好地做好思想的疏導,發揮好紐帶作用。
多提幾個問題。有時在聯系基層的過程,會發現或聽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有時會感到工作開展不順暢,很“難受”,這時往往也是可以改進提高的時候,不要放過這個機會;有時隨著時間和工作內容等多個因素的變化,原來可能沒有問題的內容現在“不合時宜”了,也不要放過這個改進的機會。遇到這些問題,可以暫時放下來,在工作實踐中,在與領導同事交流中不斷思考,或者向書本找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在把這些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會不斷積累提升。認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會不斷提升。
三項自我修煉
對于黨群工作從業人員,新時代要求下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三項修煉。
練內功,提升思想境界。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有更大的胸懷來迎接各項任務的考驗。不斷涵養自己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就能在各項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熱情、活力和情懷。作為一名黨群工作從業人員,要提升思想境界,就要在工作中做到真學、真懂、真信,就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練硬功,提升“聽說讀寫”能力。“多到基層走走”,多聽聽群眾的想法,做到下接地氣,吃透下情。抽出時間加強中央和上級組織精神學習,學習了解掌握黨情國情世情,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做到上接天線,吃透上情,深刻理解各項工作內涵,并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提前半步”。堅持讀書看報,把黨報黨刊作為自己的必備營養品,以曾國藩每天讀幾頁書的精神持之以恒做好,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多動筆,勤動筆,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練工具使用,精通各項本領。用好各種辦公軟件,熟練掌握編輯、統計、美化版面等功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借鑒“萃智理論”的思路和方法,學會從個別到一般,分析、歸納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做好總結和提煉。
(作者單位:中國航天三江集團紅陽公司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