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級別來看,日本公開賽屬于超級750賽,后頭就緊接著更高級別的中國公開賽,本應少一份獨特。但從場面來看,球員們仿佛很想為自己兩年后的奧運會增加一點底氣,都拿出極高的求勝欲,就連在世錦賽奪冠時都沒有吼叫的桃田賢斗,在奪冠瞬間都異常興奮地慶祝。的確,現在只要能和“東京”、“日本”聯想起來的都是熱點,而這一站比賽所包含的意義好像已經超過了比賽本身。
中國隊在東京:男隊暫回落,女隊現光芒
混雙奪金,算是男女隊平分一金;男女單未進決賽,男女雙均獲亞軍,算是男女隊的成績均衡。但細看過程,女隊的整個比賽過程比男隊要好,特別是中國女雙對于日本女雙的多場勝利和幾位女單小將的突破。
石宇奇和諶龍都先后被名不見經傳的泰國球員科希特淘汰,劉成/張楠首輪負于日本的四雙小林優吾/保木卓朗,韓呈愷/周昊東首輪負于一對荷蘭組合,男隊這次的表現的確差強人意。李俊慧/劉雨辰在半決賽擊敗阿迪安托/阿爾菲安,報了亞運會單項半決賽上的一箭之仇,但在決賽中卻連續第八次輸給了蘇卡姆約/吉迪恩。其實,韓呈愷/周昊東和何濟霆/譚強都有過和對手戰得難分難解的時候,他們的經驗或許能啟發雙塔組合的高怎么去跨過印尼組合的快。湯杯后的兩站公開賽男隊都表現平平,到世錦賽有了很大的回升。同樣地,亞運會后世界羽聯的日程表進入到密集的公開賽月份,怎么合理用力也是一個學問。
男隊表現不佳,女隊卻有了不少進步。陳曉欣以21比18、21比14戰勝頭號種子戴資穎,成為今年第二位戰勝戴資穎的國羽球員。比賽安排在早上的第一場,從表情和神態看得出小戴有一點疲憊,送出的主動失誤也比平時稍多,單是非常主動的網前勾對角就出現了幾個出界。反觀陳曉欣,整個人精神狀態好,求勝欲強,速度比較快,對正反手網前看得很緊,大部分時間都跟上了小戴的速度。此消彼長,可以說,這場勝利稱得上是情理之中。
此外,高昉潔戰勝3號種子辛德胡,陳雨菲再勝2號種子山口茜,中國女單在本次比賽中把前3號種子都淘汰了。奪取冠軍需要具備打五場好球的能力,小將們的續航能力還有不足。在淘汰強敵后,陳曉欣和高昉潔在1/4決賽中分別不敵奧原希望和大堀彩,陳雨菲在半決賽首次對陣馬琳未得一局。有了進步后,還得要努力再進一步!
女雙同樣有振奮人心的表現,三對組合占據了八強中下半區的三個。杜玥/李茵暉連續戰勝了奧運冠軍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和新科世錦賽冠軍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湯金華/于小含戰勝了米元小春/田中志穗和松山奈未/志田千陽;陳清晨/賈一凡在次輪戰勝了渡邊茜/新玉美鄉,她們在決賽前夕實現了對日本女雙的五連勝。如果“凡塵”組合在決賽中把福島由紀/廣田彩花擊敗,那對中國女雙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像陳清晨所說:“不拿冠軍證明有問題,就算拿了冠軍都還有問題。”這次沒完成的“團滅”,我們期待下次看到。
中國隊為東京:共度時艱,三股力量需并進
中國隊僅奪一金,金牌來自混雙,且由鄭思維/黃雅瓊奪冠,這樣的結果似曾相識,似乎在年內出現過不止一次。
在今年以來的九個超級500及以上級別的公開賽中,中國隊有四次一金未得,有五次僅得一金。在這五次中,有三次冠軍來自混雙鄭思維/黃雅瓊,有兩次來自男單石宇奇。從數據上看,以前在公開賽動輒大包大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甚至在同一公開賽上奪得兩金亦未出現。在世界羽壇格局的劇烈變化下,這樣的情況可能還會發生。
現在常有球迷感嘆:世道不如從前了!的確,現在的大環境如此,再多的歷史縱向對比對現實是沒有特別大的意義的。應該看到的是,雖然公開賽表現不佳,但中國隊在世錦賽和亞運會兩個大賽上均取得兩個單項冠軍,體現出的是隊伍整體在大賽中超越尋常公開賽的表現。世道不易,在不易之下在大賽有比平常好的表現,可以算是苦中一點甜。
其實,比起冠軍拿得少更應該擔心的是奪冠人員構成的問題。今年以來闖入過高級別公開賽決賽的球員有:石宇奇、陳雨菲、何冰嬌、李俊慧/劉雨辰、陳清晨/賈一凡、鄭思維/黃雅瓊和王懿律/黃東萍。林丹、諶龍和劉成/張楠這四位世界冠軍在今年的狀態平平,讓這兩個單項的隊友肩負起更大的壓力,第二女雙的空白更讓“凡塵”組合經常陷入一對多的被圍攻局面。
這個角度的提出不是要置這兩股力量的任何一方于壓力,而是要強調第三股力量的價值。因為老將的狀態保持和調整是很大的一個命題,我們也絕沒有理由在這方面給予指責。而年輕的領軍球員承受壓力也是他們的必修課,在被期望的同時,他們也需要被諒解。在他們努力的同時,作為一個有凝聚力和戰斗力團隊,更多的隊員需要涌現。
最好的例子就是,何濟霆/譚強和韓呈愷/周昊東兩對年輕男雙在日本公開賽和世錦賽都分別和蘇卡姆約/吉迪恩激戰三局,倘若他們能跨過這一關,那中國男雙的壓力會小很多。本次比賽,陳曉欣和高昉潔分別戰勝了戴資穎和辛德胡,就給了女單組非常大的士氣提升。團隊優勢不能保證隊伍在僅有兩個參賽名額的最重大比賽中奪冠,但能在實戰中汲取團隊經驗,在訓練中提升整體的對抗程度和實力,在心理上幫助隊伍更積極地面對強敵。
日本隊在東京:誰破桃田,誰抗主場?
隨著日本隊的崛起,他們也成為各隊的假想敵。在主場作戰,他們在男單、女單和女雙上都闖進了決賽,并最后拿走兩金,成為最大贏家。
1/4決賽的當天,林丹對陣桃田賢斗無疑是焦點。對于球迷而言,這兩位球員代表了兩個時代:一個是曾叱咤風云、橫掃全部大賽冠軍的超級丹;另一個則是現在獨步男單江湖、正當全盛時期的新科世錦賽冠軍。他們的對決,更像是兩個時代、兩代人的對壘。
比賽沒有太激烈,全程兩位球員都沒有發出很大的聲音,這樣的過程讓比賽多了一點沉悶和壓抑。縱觀整場比賽,林丹對自身的調動沒有達到足夠與桃田賢斗抗衡的程度,桃田賢斗基本掌控著比賽。8比21、10比21,比分不太好看。此消彼長,一場原被賦予重大意義的比賽在平靜中過去了。
當然,或許對于球員而言,這場比賽真的沒有外界想象中那般意義非凡,這不是大賽,而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公開賽。像林丹賽后所說,輸了意味著日本站結束了,但幾天后馬上就到常州了,要重新準備,重新開始了。我們當然希望林丹能一直贏下去,但顯然這并不現實。一位是1983年的老將,一位是1994年的中生代悍將,兩個時代能交織在一起已經挺不容易了。
隨著這場勝利,桃田賢斗實現了在復出后對林丹、諶龍和李宗偉三人的全部勝利。要知道,在2018年之前,他對于這三位巨星可是一勝難求。世錦賽奪冠時,桃田賢斗一臉平靜,在日本公開賽奪冠后卻肆意慶祝,這顯示出他有多在意在本土進行的比賽。展望兩年后的奧運會,他的前景可想而知。今年的桃田輸過四場比賽,分別負于金廷、李宗偉、周天成和維爾瑪,相信這四場比賽錄像已經成為了男單球員每天捧在手機里的資料。
亞運會上,印尼魔鬼主場助力印尼隊更上一層樓。雖然日本主場安靜有序,不會像印尼一般給予對手諸多不適應,但日本球員在本土作戰的求勝欲和精神動力是不容小覷的。在印尼,外國球員需要對抗的是來自球場外的觀眾壓力,但在日本需要面對的是來自對手的強大精神力,這種壓力是更巨大而難以揣測的。
各隊為東京:蓄力奧運積分賽
奧運周期過半,各協會隊伍的奧運備戰日程開始進入緊張階段。在進行自身實力的儲備與提升的同時,不斷圈定潛在參賽人選,特別是要爭取在2019年5月奧運積分賽開始前確定雙打配對。在配對這個方面上,傳統的幾個強隊大多已經基本完成配置。像日本、印尼、丹麥等隊,他們三個雙打組合已經基本明朗,只要不出特別大的變故,他們是要以這樣的搭配去沖擊奧運會的,這在亞運會上已經初現端倪。
以日本隊為例,他們的混雙只有渡邊勇大/東野有紗一枝獨秀,女雙有多對組合競爭,男單、女單和男雙已經有比較明確的領軍人物。男強女弱的丹麥隊在男線和女線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局面,女子項目暫時沒有年輕球員冒尖,但男單和男雙都有不止兩個單位在競爭,有著“維克多加第二人”和“鮑伊/摩根森加第二對”的明顯趨勢。雖然丹麥隊在今年的大賽中都沒有亮眼表現,但“越老越精越強”的歐洲人隨時有復蘇可能。中國隊在男單、女單、男雙和混雙上都有了一定的人選和范圍,女雙則亟需尋找第二雙打。當然,球場從來瞬息萬變,誰都不能排除像2012年李雪芮一樣的情況再次出現。
如果說強隊求最佳選擇是甜蜜的幸福,那么綜合實力稍弱但有冒尖球員的隊伍面對的就是目中無人的歷練。以戴資穎和馬琳等球員為代表的“孤獨兵團”,她們的隊伍只需要把訓練和保障做到極致。單兵作戰依然無畏一切,那亦是一種高手的境界。
這一屆日本公開賽,場地配置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整體燈光暗了,那不正有一種大幕將起、好戲將至的開場感?每年的單項大賽都基本在7月和8月進行,所以9月往往被視為新周期的開始。
日本公開賽拉開了巴塞爾世錦賽周期的序幕,更真實地告訴每一位運動員:東京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