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我們通過色漆靜置車間、裁布車間、卷紗車間、成型車間、研磨修整等,介紹了中日羽毛球拍工廠的不同。這一期我們將通過鉆孔與安全前套、噴漆車間兩個方面,繼續分析接下去的球拍生產環節。
鉆孔與安裝前套
柳丁:修整完的粗胚被放在流水線統一分類,送到鉆孔機臺(這一畫面被省略掉了)。然后就到了安裝前套和木柄的機臺畫面,這一點與國內的廠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國內工廠在前套和木柄安裝上還是主要使用人工,接柄要先找木柄兩個寬面,再對準前套,往上粘的時候還要求木柄寬面與拍框框面找平。這個流程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人手操作也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是落實到自動化這一塊,還真佩服日本那些工程師,竟然做出來了。
有羽:鉆孔畫面被省略,讓人感覺到YY公司對于視頻內容的取舍還是很謹慎的,被當成行業機密保留了。這些年,不少行家都在研究日本工廠如何在球拍的拍頭把單線道孔打成斜孔,而且“外錯內直”、“窄槽錯孔”。
有人曾假設這些錯孔是人工打上去的,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品牌也有了斜孔技術,如勝利、海德等等。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存在一臺叫做3D打孔的機器。這一臺機器很早之前我在李寧公司就看到過,但至今李寧的球拍也沒有使用斜孔技術,應該也是這種機器并沒能實現對生產效率瓶頸突破的緣故。
現在這種斜孔技術,幾乎是高端球拍必備的技術點,在市場上也不是太稀奇的技術。我對工廠如何突破生產速度的制約感覺挺稀奇的,我猜YY公司應該也不會感覺太輕松。
我從兩個側面分析。一個側面是技術細節,以2014年上市的VTZF2為代表的新出來的一項技術,商家稱“含鎢威力護管TRI-iBUMPER”,我們則一直叫“分線連釘”技術。除了在“二姐夫”上,還大量地應用在VT系列后續推出的DG高磅拍、ETN可配重拍、林丹專屬LDF等型號上面。這種分線連釘技術可以替代斜孔技術,讓球拍打成傳統的直孔也不降Biger,穿起線來也不怕堵孔。
另一個側面是產量細節,“二姐夫”應該是用“直孔分線”技術逆襲了“窄槽錯孔”,突破了生產的瓶頸,所以才能成為繼三十多年前的cab20后第二個顏色最豐富的球拍型號(墨藍、宗偉粉、紅林丹、白林丹、黃林丹、土豪金、新色藍等)。
官方宣傳根本不提分線與直孔的事情,這可以算是從一個刁鉆的角度看球拍制造嗎?
有羽:據知乎日報《如何判斷人口紅利是不是已經消失?》一文介紹,中國的人口紅利已于2012年消失。此前一年,富士康提出了百萬機器人計劃,將用機器取代80%的人力。此后一年,我國為優化人口結構,通過了單獨二孩政策。我們也許可以從日本的今天想一想我們的明天,當我們都進入“人口負債”的時期,招工難已成為常態。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也會有一天像德日這些工業化國家一樣,大量使用機械自動化。德國的機器人早已可以幫人沖咖啡了【注1】,我們離這一刻還有多遠?現在,我們國內工廠也許在機械化這一塊的驅動力還不是特別強,也許也有性價比上面的考量。經濟學的說法是需求彈性大,還沒到非用不可的程度,但如果這一塊最終因人工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彈性變到很小,市場會自動倒逼工廠機械化。
噴漆車間
柳丁:漆水自動噴涂機器的優勢在于對油漆的絕對控制,比如用量、噴涂厚薄等等。這個在國內頂級的工廠如李寧 、勝利、A廠都已經普遍使用。油漆噴完,就需要回到第一張圖片中的車間,進行靜置烘干。
有羽: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劑,因為苯的大量存在,所以這種噴漆作業環境,人如果長期直接暴露其中的話,會造成慢性苯中毒。
對此,最基本的噴漆作業防護,是在水幕墻前面操作噴漆,利用水流的吸附性把漆霧帶走。同時水幕墻的上方等位置也有抽氣裝置,抽走游離在空氣中的漆粒,保障工人安全。但如上圖這樣,工人不帶手套與口罩等護具就直接操作噴漆,其實是不推薦的。希望這只是一個隨意擺拍,不是真正的日常操作。
從稍遠的位置看羽毛球拍自動噴漆的機器,以及噴漆工人的標準作業防護。這張圖片感謝李寧公司提供,工人的后面就是托置球拍的流水線,會把球拍流動帶到烤漆與檢測等環節。
【注1】
關于機器人沖咖啡,信息來自《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德國“工業4.0”走向實際應用》及吳曉波先生在視頻節目“吳曉波頻道”中的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