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南京世錦賽,如果從印象深刻、余音繞梁的角度看,那一定屬最后一場男雙決賽,那種萬名觀眾齊唱國歌的宏偉場面,確實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但筆者這次要與大家分享的不是精神層面的心靈雞湯,而是為世界女雙打法注入新鮮血液的日本女雙新面孔——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她們是本屆世錦賽的女雙冠軍,比起奪冠,她們更吸引我的是“技壓群芳、驚艷四座”的打法。
日本女雙向來以防守好出名,但一直以來她們在進攻環節始終沒有亮點。日本女雙打法出現顯著變化,應該始于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她們的進攻威力不在速度、力量,而是落點、線路和節奏多變。而這一次世錦賽,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表現出來的打法,則足以撼動傳統女雙的霸主地位,并有可能幫助日本女雙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目前,日本女雙已經占據統治地位,世界排名前10中有4對,排名第一的是福島由紀/廣田彩花,第二是高橋禮華/松友美佐紀,第五是田中志穗/米元小春,第九是本文的主人公(簡稱:松本/永原,平均年齡22.5歲)。四對組合的打法各有所長,松本/永原則更具攻擊性,其獨特之處是進攻強,防守的攻擊性更強,這種類型在女雙打法中比較少見,以下就逐一展示她們的精彩打法。
一、松本/永原的打法精要體現在“攻擊性”防守上
“攻擊性”是羽毛球競技的核心名詞,也是衡量羽毛球競技水平高低的關鍵詞。按常規理解,“攻擊性”很容易聯想到進攻,很少會想到“防守”,而這少有人問津的地帶恰恰成為松本/永原另辟蹊徑、脫穎而出的法寶。
“攻擊性”是羽毛球技術威脅的屬性概念,每一個羽毛球擊球技術都具有“攻擊性”,進攻技術具有攻擊性,防守技術同樣具有攻擊性,差別僅僅是強度大小而已。松本/永原正好抓住了通常不被重視的防守攻擊性環節,從而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打法特色。
防守體現攻擊性的前提,首先是牢不可破的防守技術,如果一攻就死,那也無所謂防守的攻擊性了。堅固的防守是日本隊打法的血脈,也是松本/永原打法的基礎。圖1-1顯示,對方球員在底線起跳殺直線,松本(白衣球員)反手彈拉對角。對手繼續在底線進攻,頭頂殺直線(圖1-9)。永原防守反手彈拉直線,如圖1-10/11/12所示,永原的反手彈拉技術非常瀟灑,與芭蕾動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進攻隊員的位置(圖1-9)看,幾乎是在半場,又是直線殺球,威脅可想而知。永原頑強防守,還是把球彈拉起來,可是有些勉強,彈拉明顯不到位(圖1-13)。黑衣球員幾乎已經逼壓到前半場來實施進攻,再次頭頂殺直線。永原仍然頑強抵抗,利用近身反手抽壓技術,硬是把球頂了出去(圖1-15)。因為球的弧度較平,黑衣球員順勢在網前封攔(圖1-17),球迅速向網前墜落。而在底線防守的永原見此情景,奮不顧身地撲向網前,在半跪半倒地的狀態下(圖1-21)居然成功完成防守,將球高高地挑到了底線,松本/永原的防守功力由此可見一斑。
以防守好著稱的運動員往往容易被看成是消極的防反打法。從傳統的理解來看,防守反擊打法一般指進攻威力相對較弱的一方主動采取防守戰術,先消耗對手,在對手體能下降或者急于求成犯錯誤時再實施反擊。而松本/永原的表現卻不同,她們的攻擊意識非常強,在戰術上不是主動防守,而是尋找一切機會進攻。在不得不防守的情況下,她們也會盡快尋求防轉攻。所以,她們擁有比一般選手更多的防守反擊手段,這也正是她們的過人之處。
為了成功實施防守反擊,松本/永原對于防轉攻的“度”處理得非常好,什么時候該防,什么時候該出手反擊,概念非常清晰,時機抓得很準。
如圖2-1所示,對手(黑衣球員)在網前高點搶放,毫無疑問,日本組合是處于較被動的狀態。此時此刻,永原上網后非常冷靜地將球高高地挑到了底線(這叫承認被動),球又高又后(圖2-7),非常到位。對手感覺無機可乘,采用了試探性吊球(圖2-8),一來保持進攻態勢,二來試探松本/永原的出手處理,若有破綻再實施進攻。松本/永原一看對手采取了軟處理吊球,立刻以正手推壓平球來反擊(圖2-12/13/14),馬上破掉了對手連續進攻的態勢。因為擊球點已經平行于網口(圖2-15),無法繼續實施高壓進攻,對手只好采用軟過渡網前的技術處理。而對手的這一出球意圖,還未出手就被松本/永原敏銳地捕捉到,她們幾乎就在對手擊球瞬間,兩人同步向網前壓進(圖2-16),在球飛到網口時,她倆也趕到了網前(圖2-18),松本毫不猶豫地正手推壓大對角(圖2-20),由此而成功實施了防轉攻的轉化。對手反應不及,只能反手硬拉底線,球不到位,日本組合獲得了半場進攻的機會(圖2-24),對手幾乎處于被絕殺的境地。
如前文所述,松本/永原的防守能力很強,但她們并不屬于主動防守類型,而是一防就想轉進攻的主動攻擊類型。因此,在她們的打法中,防轉攻的速度非常快,甚至有點激進。如圖3-1所示,對手在底線頭頂殺直線,松本反抽直線,球的飛行角度相對較平,但也是略微向上飛躍網口(圖3-6),這種情況是有可能被對手在網前封殺的。但是松本還是不顧一切地向網前壓進,對手在網口拿球,反手推壓直線。此時松本采用半蹲姿勢,兇悍地與對手展開了平抽對攻(圖3-9),同時還伴有線路變化,瞬間完成了正手抽對角的變化,有效避開了對手的封網(圖3-10)。對手的底線隊員匆忙應付,已經相當被動(圖3-12),勉強正手抽挑直線,質量當然受損。于是日本組合又成功實施了防反,在半場獲得了絕殺機會(圖3-15)。這一次從防到攻的轉換在4拍內完成,松本的大膽跟進和快速抽壓變線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樣的防反膽識和轉換速度,在女雙運動員當中是很少見的。
松本/永原還有一項防反絕活就是“正手反打技術”,實際就是在正手位的球,轉腕以反拍抽壓來擊打,弧度平、球速快、反擊效果好。這種技術在男雙中運用較為普遍,女雙運用較少,但是在日本隊女雙中,這種反擊技術運用得很多。
如圖4-1所示,對手在底線殺中路,因為殺球落點較高(圖4-4),永原非常熟練地采用了正手反打技術,在左半區抽壓小對角(圖4-6),一招就破掉了對手連續進攻的態勢,等對手反應過來時,已經處于較被動的狀態(圖4-8)。對手只能軟過渡網前(圖4-10),而在對手疲于追球的時候,圖4-7顯示,對手尚未擊到球,松本/永原已經雙雙起動向網前壓進,等球飛到網口時,永原已經沖到網前,并果斷出手反手推壓直線(圖4-12)。因為距離短、球速快,對手沒有準備時間,只能用正手硬頂(圖4-15),出球質量大打折扣。于是松本在半場緊接一個正手殺對角,球應聲落地(圖4-18),直接得分。
松本/永原捕捉反擊機會的欲望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生,隨時都能看到她們在網前抓到對手的過渡球而得分。
圖5-1顯示,永原在防守時大范圍推挑對角球很到位,以至于對手在底線無法拿到好的攻擊點,只能采取正手過渡吊球。從圖5-4可見,黑衣球員還在底線移動準備擊球時,永原已經起動向網前壓進,等黑衣球員出手、球飛到網口時,永原也已經跟進到網前(圖5-7)。之后的情景想必大家都能預知,永原毫不客氣地反手撲殺(圖5-9),黑衣球員倒地救球(圖5-11),正手擋直線,永原再一次頭頂封殺(圖5-15),直接得分。
二、以攻為主,能攻善守,全攻全守是女雙未來的方向
從女雙打法的發展歷程來看,主要有兩類運動員,一類是進攻強、防守相對弱;另一類則是防守強,進攻相對弱,很少看到兩方面都強的女雙組合。而松本/永原的出現恰恰是女雙進步的表現,也代表了未來女雙發展的脈絡和路徑。
前文我們用較多筆墨介紹了松本/永原的防守技能和反擊意識,讓人感覺她們似乎是偏重于防守的打法。其實,她們實質上是進攻性打法,主動進攻能力強,防守中的反擊進攻更強,“能攻善守、全攻全守”是她們與眾不同并獨占鰲頭的根本所在。
她們的主動進攻威脅,并不局限于殺球的速度和力量,而是體現在發接發連貫、連續輪轉進攻和長時間比賽后的進攻保持能力。如圖6-1所示,松本在網前左區發網前小球,對手接發搶放(圖6-4)。松本快速連貫第三拍,上網反搶并推壓中路(圖6-6)。對手反手擋中路,松本繼續連貫封壓,正手推壓中路小對角(圖6-9)。對手試圖化解被動挨打的局面,采用正手擋直線,球的弧度壓得較低(圖6-13),可是仍然未能擺脫松本的封網。只見松本身體重心快速向左側移動,采用半蹲封網姿勢(圖6-15),頭頂繼續封壓直線,打了對手一個追身球以后(圖6-18),直接得分。
松本/永原的另一個進攻特點是:兩個人的進攻能力均衡,在發接發階段取得主動以后,兩人輪轉進攻的保持能力較強,這也是對手防守心虛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圖7-1所示,松本在右區發網前小球,對手接發推壓對角(圖7-4/5/6),永原的第三拍快速回擊反抽大對角(圖7-7/8/9),立即撕開了對手的防線。黑衣球員只能勉強遠身攔擋直線(圖7-9),此時松本又一次快速跟進上網,快速出手反手推大對角。由圖7-12可見,對手在網前并沒有采取封網措施,致使后方的黑衣球員疲于奔命,只能反手挑直線,因為過于被動,挑球質量不好,使得永原在后發球線附近拿到攻擊點,由此兩人展開了連續7次輪番進攻。因為篇幅有限,本文圖例僅從第7次進攻開始展示。
圖7-18顯示,永原在底線正手殺直線,因為殺球落點較高(圖7-21),對手有些不適應,稍有遲疑后反手擋網,球的弧度略高(圖7-22)。站在網前的松本果斷出手,正手封壓直線,又打了對手一個追身球(圖7-25)。對手防守不及,從襠下回擊失敗。
之所以把松本/永原的打法歸屬于“進攻性”,還是源于她們的“善攻、能攻和耐攻”特點。其中的“耐攻”是指:在長時間鏖戰以后,仍然能夠保持像開局一樣的體力連續進攻。圖8是雙方已經鏖戰了80分鐘以后的一個多拍回合,一共打了54拍,這是最后幾拍永原連續進攻的場面。
圖8-1顯示,永原(白衣球員)在底線中路進攻,正手殺直線。對手(黑衣球員)反手挑直線(圖8-3/4/5),永原繼續進攻,正手殺右側小對角(圖8-7/8/9)。對手頑強防守反手抽挑直線(圖8-10),永原仍然保持高壓態勢,正手殺中路(圖8-12/13/14)。對手反手擋中路,出球質量有瑕疵,弧度比較高(圖8-15),被早就等在網前的松本逮個正著,順勢封網正手推壓右側邊線(圖8-17),此時對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