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發球技術分為正手發球技術和反手發球技術。其中,正手發球技術有四種:發高遠球技術、發平高球技術、發平射球技術和發網前球技術;反手發球技術有三種:發平高球技術、發平射球技術和發網前球技術。
在這七項發球技術中,最常用的兩項技術為正手發高遠球技術和反手發網前球技術,它們也是初級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所考查的第一項考核內容(其他考核內容可在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鑒定培訓”上查詢)。這一期,我們先和大家交流發高遠球技術的常見問題和改進方法。
發高遠球是絕大部分羽毛球愛好者學習的第一項有球技術,由于這種發球的落點處于對方端線附近,能夠有效地調動對方遠離中心位置,并增大對方銜接下一拍的難度,所以在女子單打中被普遍采用。因此,在和初學者的對抗中,尤其是面對還沒有扎實掌握高遠球技術的對手時,發出質量上乘、落點到位的高遠球,就能夠占得先機。
發好高遠球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準備姿勢(見圖1)、引拍動作(見圖2)、擊球動作(見圖3)和回收動作(見圖4)。如果能夠連貫準確地完成以上四個步驟,發高遠球技術就掌握了一大半。與此相反,如果在四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瑕疵,這項技術的發揮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個環節中的常見錯誤(本文以右手持拍為例)。
準備姿勢:看似簡單,卻不容忽視
準備姿勢是發高遠球技術的第一個環節,要求練習者側身對網,自然開立,左腳在前,腳尖對網,右腳在后,呈“丁字形”站位,重心在右腳上。左手手指持球的中部,抬舉至合適的位置,右手握拍屈舉在體后側。
常見錯誤
1.手腕變形
在準備姿勢中,持拍手的手腕應該是放松的,沒有做出屈、伸等動作,這樣有利于在引拍和擊球環節更好地發力,而不會由于揮拍前手腕的緊張狀態導致擊球效果受影響。
2.持球手抓球毛或拋球
與反手發球技術的抓球毛有所不同,正手發球技術中的持球手應該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夾持羽毛球的中部,并使羽毛球的球頭向下,在不受持球手作用力的情況下自然下落,否則很可能造成拍面擊打在球托以外的部位,甚至無法正常擊中球。
3.左腳腳尖內扣
雖然發高遠球技術的準備姿勢中要求練習者側身對網站立,但在完成擊球動作過程中,練習者需要轉身移重心至身體正對球網。因此,如果練習者在準備姿勢中左腳角尖內扣,會導致后期完成發高遠球技術后站立不穩。
4.腳踩線
發球技術的完成是受發球規則限制的,符合規則的發球才是合法的發球。發高遠球技術在準備姿勢環節中,有可能出現的違例現象是腳踩線。因此,在初學發球技術時,練習者就應注意不讓自己的腳觸及場地的任何一條界線。
5.身體重心未放在右腳上
準備姿勢中,練習者的身體重心應放在右腳上,如果自己無法辨別是否做到,可以先將左腳抬起后虛點在地面上。
引拍動作:身體各關節需要連貫進行
發高遠球技術的引拍動作需要練習者的持球手松手放球,與此同時,持拍手上臂外旋帶動前臂充分伸腕,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環動作。
常見錯誤
1.沒有伸腕動作
引拍時的伸腕是為擊球時的展腕發力做充分準備,并留出了足夠的發力空間,一旦缺失,將使手腕發力效果大打折扣。
2.轉身移重心的速度滯后于手臂動作
引拍動作需要練習者轉身同時移重心,并以身體帶動手臂進行發力。有些初學者很容易先揮手臂,轉身移重心滯后,致使動作脫節,作用在球上的力被大量損耗,影響發球質量。
3.腳移動
在引拍環節中,練習者的身體不再是靜止的,出現了轉身和移重心的動作,這就很容易違犯發球規則中的腳移動。即在發球過程中,練習者的兩腳都必須有一部分不得離開地面,直至將球發出。這就需要練習者注意在做引拍動作時,避免由于雙腳動作過于隨意而導致的腳移動。
擊球動作:全身需要協調發力
在擊球時,需要練習者的上臂與前臂迅速內旋,帶動手腕快速向前上方屈指展腕發力,用正拍面將球擊出。
常見錯誤
1.缺少屈指展腕動作
擊球動作中的屈指展腕發力是發高遠球技術發力過程中的“點睛之筆”,如果缺少該動作,就不能算學會了發高遠球技術。
2.發力過程不連貫
發后場高遠球的整個發力過程應是連貫的,如果出現任何停滯都會造成力的損耗,不利于發球質量。另外,發球時,自球拍第一次向前揮動,球拍應連續向前揮出,否則將屬于發球違例。
3.擊球點位置偏高或偏低
練習者在初學發高遠球技術時,由于引拍和擊球的速度與球下落速度的不同步,往往造成對擊球點的把握不夠準確。當擊球點偏高時,會導致拍面被迫抬高,擊球角度向上過多,造成發出去的球“見高不見遠”;反之,擊球點偏低會導致擊球角度向前過多,造成發球下網。
回收動作:身體各關節的緩沖和放松
擊球后,重心完全移到左腳上,持拍手自然隨揮至左肩上方,手腕呈展腕狀態。回收動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讓手臂和手腕在發力后隨慣性進行緩沖,切勿省去動作,人為制動。
避免常見錯誤,需要適當練習
1、徒手屈指展腕發力練習(見圖5-6)
對于初學者而言,徒手的揮拍動作是最好的固定動作的方法之一。掌握發高遠球技術,首先要熟練掌握這項技術的核心發力動作——屈指展腕發力。
練習者可以自然將持拍手的手臂抬起,手腕充分后伸,至球拍拍頭指向地面,然后屈指展腕發力至拍頭向上,循環往復,直至熟練掌握。注意在練習間歇手臂和手腕的放松和拉伸,避免造成肌肉和關節的勞損。
2、抬球練習(見圖7-9)
在掌握了徒手的屈指展腕發力動作后,就可以結合球進行發力練習了。練習者可以先正拍面將球抬起,然后迅速做出發力前的手腕后伸動作,待球下落至合適高度時,迅速屈指展腕發力,正拍面將球向上方擊出,循環往復,直至能夠熟練發力擊球。
在這個練習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擊球后,持拍手要充分放松,并且回位到初始的準備姿勢。另外,要注意腳步根據球的位置的變化靈活移動,并保持身體和球之間具備適當的距離,能夠完成擊球動作并充分發力。
3、對墻壁發球固定擊球點練習(見圖10-11)
這個練習方法適用于場地不足或無場地的課后練習,初學者可以在不使用羽毛球場地的情況下進行發高遠球練習,體會身體的協調發力以及在合適的擊球點擊球的感覺。這個練習需要注意球撞墻后的回彈,練習者可以站在離墻較遠的位置,避免受傷。
4、身體帶動手臂發力練習(見圖12-17)
很多初學者在剛接觸羽毛球運動時很難做出、甚至無法體會體育運動中常見的“鞭打動作”,這就需要一些簡便易行的輔助練習來幫助練習者進行理解和體會。可以讓練習者放松站立,兩臂自然下垂,轉動身體,帶動手臂進行自然擺動,逐漸增大軀干轉體的力度,雙臂擺動幅度增大后,體會讓持拍手的手臂在身體的帶動下向左肩上方揮動的感覺。反復多次后,練習者自然就能夠理解和掌握身體帶動手臂發力的方法了。
5、多球發高遠球練習(見圖18)
再多的輔助練習都要通過真正在場地上的發球質量來檢驗效果。在場地上,就要結合自身的站位、球的飛行弧度和落點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發高遠球練習。通過使用多球大量連續地進行發高遠球練習,能夠較經濟地固定練習者的發高遠球技術,而且發球質量的高低會更加一目了然。
參考文獻:《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教材》,肖杰、劉萍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