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晶
【摘 要】“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對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新已成為供給側改革大趨勢背景下的必由之路。論文以顏集鎮堰下村花木電子商務從“淘寶村”到電商特色小鎮的轉型升級為例,探究了在農村電商的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借鑒的經驗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以促進特色花卉品牌升級,完善電商創新型特色小鎮路徑。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urg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 The paper takes the Yanxia village of Yanji town as the example, the flowers and trees e-commerce of which has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from the "Taobao village" to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of e-commerc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ural e-commerce, th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aracteristic flower brand, improve the path of developing? innovative e-commerce town.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農村電商;淘寶村;特色小鎮
【Keywords】supply-side reform; rural e-commerce; Taobao village; characteristic town
【中圖分類號】C939?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0-0107-02
1 引言
自2017年以來,我國各地的特色小鎮建設進入快車道,特別在“大眾創業”、互聯網經濟導向、國家對農村經濟發展大力扶持的共同作用下,政策密集出臺,特色小鎮的發展迎來空前利好。顏集鎮以花木種植為主導產業,早在2000年就被授予首批“中國花木之鄉”榮譽稱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互聯網+花木”的發展模式,自2013年獲評全國首批“二十個淘寶村”以來,已獲“農業電子商務示范鎮”等13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針對長三角地區,研究如何創新性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通過電商特色小鎮的產業化優化,助力其實現對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2]
2 沭陽縣堰下村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2.1 品牌初具地區性影響力
當前,堰下村借力“互聯網+”的全新思維理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蓬勃興起,花木及其周邊產品已初具品牌影響力。在強手如林的互聯網經濟發展中,沭陽縣堰下村異軍突起,走出了一條獨具地域與品牌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新路徑。從最初的創業,跟隨模仿者,到快速擴張,市場、服務配套支持,到構建電子創新,實現產品轉型升級,用新農人的思維形成其品牌化發展戰略。電商創業特色小鎮,與基于電商改變的傳統鄉村進一步加強地區型品牌地區性建設的結合力度,形成了具有一定輻射半徑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縱觀堰下村現有狀況,產品仍存在同質化競爭明顯、創新力度不足、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不夠精準、產品不夠明顯等相關問題,在應對市場變化與自身發展的精準定位方面仍有待加強。
2.2 地方政府搭建了創客舞臺
沭陽縣政府等部門,目前通過對當地電子商務網絡經銷商之間的資源協同整合,建立了全新的行業協會聯盟形式,打破網商之間少交流、少互動的局面,發揮行業協會與產業聯盟等第三方組織的自主性作用。同時,挖掘網商對運營、管理、培訓、服務等方面的共同需求,建立促進區域內花木產品的創新、深加工、產業鏈延伸的機制。為推進其地域性網絡協同創業,順勢而為、因勢利導,通過召開網絡創業推進會等形式,鼓勵更多群眾參與網絡創業,推動“草根經濟”向“品牌經濟”轉變。
2.3 電子商務專業型人才尚有欠缺
隨著“淘寶村”的多年發展,堰下村已經自發聚集了一部分具有較為豐富電商平臺運作經驗的“新農人”,但是創新型電子商務營銷思維有待加強,還需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互聯網理念與發展創新意識,引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能力;應從電商專業人才引進、培育與政策吸引角度,逐步完善與優化人才吸納政策。按照“需求導向、市場機制、精準扶持、優化環境”的思路,圍繞廣大創業者“入門之前缺引導、起步階段缺培訓、發展階段缺資金、升級階段缺人才”等痛點,重點做好扶持。
2.4 物流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
為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相適應,沭陽縣加快了相關物流冷鏈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全新的“創業者—百盟物流園一縣網絡創業者協會”三方合作機制,百盟物流園已經開始正式投入生產運營,由縣網絡創業者協會提供第三方擔保,創業者免費或優惠使用。但是為促進花木產品電商升級化發展,要加大產地預冷、集貨、分級、包裝、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的優化。當前正在推進的益農信息社工程為花木產品電商的普及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依托益農信息社的建設,可以建立鎮、村兩級電商綜合服務中心,為花木產品乃至農產品提供銷售平臺。政府還需要加大投入,助力解決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等物流環節瓶頸問題,探索與物流快遞公司合作創新機制。
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創新發展路徑
由于顏集花木電商是比較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發展結構,在實現快速規模化的同時,也出現了從業人員多但分散、產品差異性小、產業附加值低、品牌化程度低、同質競爭、惡性競爭顯現等多種制約發展的問題,應逐步完善其電商發展路徑,根據區位定位與產業特征優化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①進一步依托自身優勢,加強統籌謀劃,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在嚴格把控質量的同時,凸顯特色,實現差異化營銷,針對花木類產品同質化趨同特性,提升整體品牌價值,打破產品的同質化,實現差異化經營;加強市場把控力度,開拓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市場,完善個性化消費者產品定制,將消費者引入到生產、設計和銷售環節,挖掘花木產品作為一種可以與參與、互動營銷的新模式;以加強地域性品牌知名度為依托,同時加強品牌美譽度與客戶忠誠度構建,以優質的花木產品品質立足市場;增強產業鏈協同發展動力,保持電商特色小鎮持久活力,以產品產業鏈打造為核心運作電商特色小鎮,完善電商產業結構,升級電商產業體系,延長電商產業鏈,構建全新的電商產業集群。②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培養具備互聯網思維、創新意識和文化理念的“新農人”,將全新的互聯網理念與現代農業生產相結合,引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能力。在堰下村后續電商產業推進進程中,應完善人才引進與培育機制,通過政策扶持吸引相關專業人才。政府以補貼的方式引進專業人才、高端人才,以推動電商整體水平向高階過渡;引導并培養電商服務商,例如客服外包、美工設計、店鋪裝修、創意發散、配套商品等電商服務商,加強基礎平臺建設;與淘寶大學、花木的種植及研發機構等建立聯系,組建定期、定需的培訓課程,培養當地網商與時俱進的市場化意識、品牌化的產品服務及完善的服務標準等,進一步滿足網商的發展需求。由于發展花木產品電商需要同時具備網絡營銷推廣與專業花木產品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單靠企業招聘很難滿足與之配套的人才需求,更需注重政府引導,建立系統化、可持續的人才培育機制。政府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產學研平臺,或者與優質的營銷團隊對接,強化電子商務技能水準,激活雙創動能,促進融合發展,助力全面特色小鎮建設。③優化配套設施,搭建服務平臺,構筑電商多維度服務網絡。應不斷完善農村配套基礎設計建設,在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子指導和支持,擴大光纜、有線電視等信息基礎設施普及率;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倉儲、運輸、配送優化,加強冷鏈物流技術與智慧物流等相關新型技術的研發與踐行,完善路網與相關物流產業園建設;建立有效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體系。要實現利用農村電商縮短生產與消費的距離,就需要實現線下物流與線上模式的有效配合。根據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的現狀以及農村的物流現狀,綜合考慮產業與企業的融合,培養專注于農產品的現代電商企業,打造專業化的農村電商,建設新型生鮮農產品冷鏈供應渠道[3]。
【參考文獻】
【1】王培,段全猛.產業特色型村莊發展策略探索—以顏集鎮堰下村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6(10):97-101.
【2】楊永超.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商創新發展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7(5):35-36.
【3】周守建,王洪元.農村電商發展的農村電商發展的沭陽樣本[J].江蘇農村經濟,2017(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