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潔
【摘 要】由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我國部分中學生的心理發生了一些變化,極其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在這一背景下,論文就如何將閱讀療法運用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展開簡要討論,以幫助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
【Abstract】Due to the effect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have had some psychological changes, which is harmful to their healthy growth.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how to apply bibliotherapy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關鍵詞】閱讀療法;中學生; 心理健康
【Keywords】bibliotherap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中圖分類號】G258?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0-0111-02
1 引言
心理素質是衡量當代人才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檢驗當代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而我國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國家的希望,早在1999年我國就頒布了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綱領,在當今這個生活學習節奏較快的時代,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劇增,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一些中學生正在遭受各種問題的干擾,導致心理健康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由此可見,關注和解決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勢在必行。
2 中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
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并且中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自理能力,因此,其對家長的管束存在或厭煩叛逆或逆來順受的心理,但是由于中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甚至沒有社會閱歷,而其又對社會有著十足的好奇心理,所以導致的一系列自我心理與社會觀念的激烈沖突也就見怪不怪了。
2.1 家庭原因
據相關實驗表明,家庭情況、家庭教養和氣氛以及家長的行為習慣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學生的心理想法。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子女思想行為的首要被模仿者,一些父母對子女過于寵溺,導致中學生沒有應對困難的能力,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雨的洗禮,當遭遇到挫折時就會使得中學生產生消極心理,此時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使他們心理產生較大的波動,也無法好好消化;還有的父母對待子女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極易導致中學生心理扭曲,產生了用拳頭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極端思想,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正常心理。
2.2 學校壓力
雖然我國已經對教育進行了改革,提倡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依舊有很多學校仍把分數作為評判教師和學生的重要依據。教師依舊重視“應試教育”,將分數作為評論學生的標準,學習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狀況,由于學生心里極度壓抑,從而導致中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1]。
2.3 網絡影響
目前網絡的發達以及社交媒體的濫用,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試圖從虛擬空間中得到滿足感,從而對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持偏頗想法,待到他們成長成熟,這些想法會影響他們正常的溝通和人際交往。網絡環境的復雜,網絡安全的不確定性使得碎片化閱讀以及斷章取義事件越來越多,青少年由于身心的不成熟很可能模仿網上不好的行為以求得關注或存在感,所以呼吁有關部門對網上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凈網行動刻不容緩。
3 閱讀療法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1 凈化思想,緩解憂慮
由于中學生這類特殊群體思維的局限性,中學生對于社會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容易模仿他人的行為,并且對于社會的不正現象有著較為偏激的想法,對于生活中的美丑等問題沒有正確的見解。但是中學生也是一個具有較強閱讀能力的群體,因此,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運用閱讀療法是較為科學可行的,由于中學生有著廣泛的閱讀興趣,所以閱讀療法也更容易被中學生這類群體所接受,一些業界學術研究者認為閱讀療法是一種容易被人接受,能夠一定程度的緩減人們的精神壓力,是一種有效調節情緒的自助方式。因此,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使用閱讀療法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其不良情緒得到良好的釋放,緩解壓力[2]。
3.2 獲取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中學生處于未成年時期,其心理依舊需要保護,并且大多數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注意對其隱私的保護,更需要內隱性和保護性滲透性的閱讀療法進行教育。通過對閱讀療法的實施,通過閱讀各類推薦書單上的書籍,受到正能量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會使得中學生發生一定的心理變化,從而影響他們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3 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問題處理方式
在中學生成長期間,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因為中學生處在人生的特殊時期,如果產生他們自己無法面對的想法和心理問題時,一般會在非正式群體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直接效仿身邊人的處世之道。而閱讀療法中好的書籍知識和無言的心靈對話就能夠給中學生提供不同問題的處理方式,使其慢慢學會行為和心理相互統一的問題處理方式。閱讀療法有其隱私性和平和性等優點,便于學生自我調節和改善。有時遇到比較內向的學生,父母的說教,老師的教誨和干預似乎不起作用,此時圖書館員或心理咨詢老師嘗試著給學生針對其問題解決方法的圖書,讓其閱讀,潛移默化影響他的想法和行為,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
4 實施閱讀療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4.1 多種方式正確引導
閱讀療法的應用實施首先需要的就是有選擇的借助讀物,要對書籍的類型進行正確選擇,還要對指引實施者進行選拔,或有經驗的心理咨詢老師,或有較高素養的圖書館老師。由于中學生群體擁有著極高的閱讀興趣,老師可以在學生班級成立不同的讀書小組,根據學生心理健康出現的不同問題,如考前焦慮、內向壓抑、不合群心理焦慮、家庭影響等,對閱讀材料進行不同問題針對的選定,讓中學生自己治療自身的心理糾結,也可以觀看一些由書籍改編的勵志的,治愈的,溫馨的影視,如《肖申克的救贖》、《美麗心靈》等,然后讓學生去讀原著發現自己;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黑板報、閱讀課等多種形式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以此對學生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圖書角,書籍由學生自己提供,而老師只對學生提供的書籍內容進行監督即可,以增強閱讀療法的滲透。
4.2 加強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的配合
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要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拓展,同時,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全方位的配合,由于現代化傳媒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因此,在進行閱讀療法時,社會要形成“全民閱讀”的風氣,加強閱讀推廣和文教宣傳,也要加強對各種書籍報刊發行的質量檢查,對有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書籍進行嚴格打擊;對于家庭來說,家長要多多鼓勵中學生閱讀良好書籍,營造中學生閱讀書籍的良好環境,開展“共讀一書”“親子閱讀”等活動;對于學校來說,校圖書館要多選擇富有趣味性的心理學相關書籍組成專題圖書角,圖書館館員要具有責任心和愛心,善于引導學生發現閱讀之美,特別強調的是實施心理援助的圖書館館員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專業素養,以便幫助主動尋求心理輔導的學生緩解心理焦慮。最后對閱讀療法運用實施最好要形成適時的反饋機制,以便老師和圖書館員反思總結。
4.3 對書籍質量進行評估
我國相關學者曾經做過相關調查,有助于解決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書刊中,心理咨詢書籍、人生哲理和歷史文學著作的作用最大。閱讀療法實施過程是長時間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的方法,所以實施起來可能過程漫長,效果不明顯。而且就我國目前對于運用閱讀療法來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治療,我國依舊處于初期階段,還沒有對閱讀療法進行詳細而深入的研究,運用閱讀療法來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治療還缺少相關的數據和質量分析。所以,在進行閱讀療法時,家長、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閱讀療法使用的書籍進行質量評估,尤其是最新書籍,要對其進行分析,大致明確書籍主導思想和寫作意圖目的,并且列出所要緩解心理糾結的相關書籍清單,不斷進行追蹤反饋,以便將閱讀療法的作用展現出來。
5 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中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得以真正發展的原動力,因此,我國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高度重視,由于社會因素、家庭原因和學校原因等多個因素極易導致中學生心理健康發生問題,因此,實施閱讀療法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是必要的,閱讀療法能夠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凈化中學生的心靈,緩解中學生的焦慮心理,使得中學生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郜雅杰,GAOYa-jie.閱讀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船舶職業教育,2016,25(5):71-73.
【2】王璐.閱讀療法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探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2):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