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君
【濟川煎】 凡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當歸三五錢,牛膝二錢,肉蓯蓉(酒洗去咸)二三錢,澤瀉一錢半,升麻五七分或一錢,枳殼一錢(虛甚者不必用)。水一盅半,煎七八分,食前服。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新八方陣·補陣
何為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困難、大便干燥的病證。便秘有多種病因,大便停滯于腸道,但與脾、肺、腎關系密切:脾主運化,脾虛而運化失司,糟粕內停而秘;肺與大腸互為表里,肺熱移于大腸,大腸傳導失司而秘;腎司二便,有陰陽之別,腎精虧耗則腸道干澀;腎陽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凝結,傳導失司而秘。便秘有正虛、邪實二分,邪實可攻,虛者宜補,本方即治“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者”。
虛 秘 因氣血津液虧耗所致的便秘,虛秘分為氣虛便秘、血虛便秘及陰虛便秘三類。氣虛者表現為面白神疲,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后疲乏;血虛者,大便干燥,面色無華,心悸眩暈;陰虛者,大便干結如羊屎狀,形體消瘦,頭暈目鳴,腰膝酸軟或見顴紅盜汗。
實 秘 指大腸燥熱、氣滯等所致的便秘,包括熱秘和氣秘。熱秘表現為大便干結,腹部脹滿,身熱煩躁,口干口臭,小便黃等;氣秘表現為欲便不能,排便不暢,每于情緒不好時便秘加重,伴有胸脅痞滿,噯氣頻作,腹脹不舒,納谷不香。
濟川煎各藥味之功效
本方適用于腎陽精血不足之虛秘,兼有濕熱、清濁、阻滯、正虛有邪者宜用。
當 歸 有補血、活血、止痛、潤腸之功。可用于血虛諸癥及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婦科病;亦用于虛寒腹痛、跌打損傷、痹痛麻木等癰疽瘡瘍的消腫止痛、排膿生肌;更可用于血管腸燥便秘。
肉蓯蓉 有補腎助陽、潤腸通便之功。臨床用于腎陽不足之陽痿、不孕、腰膝冷痛或筋骨無力,及腸燥津枯之大便秘結。當歸、肉蓯蓉二味為君,補血溫陽以潤腸燥。
牛 膝 有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之功。“大抵得酒則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本草綱目》)。常用于瘀滯、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腹痛、跌打傷痛、腰膝酸痛、下肢無力。牛膝可治吐衄齒痛、口舌生瘡,及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澀痛等;亦可用于難產。本方治便秘,皆取“引血下行”之義。牛膝又分懷、川兩種。懷牛膝以補肝腎為主,川牛膝以活血祛瘀見長。
澤 瀉 有利水滲濕、泄熱之功。可用于下焦濕熱之小便不利、水腫、泄瀉、帶下、痰飲等證。澤瀉不可多服,初服明目,久服目昏,“蓋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腎氣虛,故目昏”(《本草蒙筌》)。
升 麻 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等功。既可用于外感風熱之頭痛,熱毒所致之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熱毒瘡瘍,麻疹初期或疹發不暢,溫病發斑等證之升散清透;又常用于中氣虛弱或氣虛下陷的氣短、倦乏、久瀉脫肛、子宮下垂,及氣不攝血的崩漏不止等證。
枳 殼 行氣寬中除脹,用于脘腹脹滿、大便不暢、胸痹不暢等。本方即以枳殼助力腸道蠕動,以促通便。
臨床上便秘患者較多,虛弱者不少,邪實者亦不少。虛者宜補,實者宜瀉,以辨證為重。
氣虛者,加黨參(甚者加人參)以健脾益氣。有火者,實邪內阻,加芒硝、大黃以邪實清火,或加黃岑,清肺通暢。腎虛者,分其陰陽,陰精不足,則加桑椹子、熟地,滋陰養血潤腸;腎陽虧虛,可加巴戟天、鎖陽、胡桃肉,溫潤助通。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龍華醫院浦東分院有專家門診,周五上午在曙光醫院西院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