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乃至社會建設領域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而自我學習是實現終身學習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隨著社會進步和技術不斷發展,自我學習越來越呈現出模式數字化、內容多樣化、機會民主化、場所分散化的特點,因此,網絡社區成為自主學習者的一個主要選擇。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網絡社區平臺,將解決傳統社區平臺在內容質量、成果認證等方面存在的頑疾,是激發自主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效果的一條解決之道。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網絡社區;自主學習
一、自我學習——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內在驅動
通過學習,實現認識自我、提升自我,進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社會得以不斷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由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全人類的一項基本活動和重要能力,人們把始終學習當作一個恒久的主題,在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螺旋上升曲線中始終強調學習,并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探索學習之道。在現代社會中,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知識經濟不斷興起,在全社會范圍內構建完備的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在諸多關于“學習”的討論中,盡管不同的學者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但對于“以學習 者為中心”這一觀點,所有的教育家和學者都表示認同。在實現終身學習的進程中,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擁有長期、穩定和可遷移特點,是各種教育形式對學習者的基本要求之一,有利于根本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素質,也是實現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前提和基礎。
自主學習是一種突出學習者主體地位的學習形式。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1)自主學習是一個將認知、元認知和行為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應用的學習過程,其表現為學習者對認知過程和行為的調節和監控;(2)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積極、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的學習形式,表現為對學習目標的自我計劃和制定,學習內容的自我選擇和調整,學習過程的自我調節和監控,學習結果的自我預期和評價;(3)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有強烈的內在動機,并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網絡社區——自主學習的施展平臺
在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過程中,教育經過了從壟斷到開放,從特權到基本權利的演進過程。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權力,仍被特定的機構和政府所壟斷。學習者如果想得到社會承認的教育資歷,就必須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所進行學習,有些還要付出高昂的經濟成本。這種教育權力的壟斷,實際上對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全面推進起到了無形的阻礙作用,限制了人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抑制了更加普遍的自主學習的活動。
在教育領域,隨著以慕課為代表的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持續深入發展,人類學習呈現出模式數字化、內容多樣化、機會民主化、場所分散化的日益多元的去中心化特征。伴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和技術環境的日趨完善,學習者們的自主學習活動日益呈現出碎片化、移動化、非正式化的特點,在這其中,多種形式的網絡社區,成為廣大學習者們自主學習的主要平臺。
網絡社區成為自主學習,特別是成人進入社會之后自主學習的主要平臺,具有其先天的優勢。首先,網絡社區的開源性打破了教育資源壟斷的壁壘,學習者可以以相對低廉的經濟成本甚至免費的獲取學習資源;第二,網絡社區作為學習者共同參與的平臺,為每一個社區成員提供了共同的學習意愿、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等情感連接,更容易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促進自主學習效果的提高;第三,網絡社區滿足了學習者碎片化、移動化學習的需求,學習活動不再被局限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安排學習活動,保證了自主學習具有持久的活力。
盡管網絡社區在自主學習平臺方面具有以上優勢,但同樣,依據傳統互聯網技術搭建的網絡社區,在建設自主學習平臺上,同樣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從提供內容的模式看,當前網絡社區主要有資源分享平臺和內容提供平臺二種形式,資源分享平臺在不同的門類下匯聚了海量的共享資源,這些資源來源的合法性、內容的權威性和時效性參差不齊,平臺僅能提供基本的篩選服務,但對于資源的質量控制弱化;內容提供平臺實際上就是教育權力壟斷在互聯網領域的延伸,不過弱化了教育時間的要求,將教育空間的要求轉化為互聯網——特定的網絡渠道;第二,通過網絡社區進行的自主學習活動,教育資歷難以受到認可。目前,除部分內容提供平臺可以提供有限的教育資歷認證之外,絕大部分在網絡社區的自主學習活動無法得到具有較高社會認可度的資歷認證。這一現象的產生,既有教育權力壟斷的原因,同樣也受利用網絡社區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自身的限制,自主學習的內容、過程和結果缺乏有效監管,其資歷,自然難以得到有效認證。
三、區塊鏈技術——自主學習網絡社區的解決之道
學習型社會認為教育廣泛存在于社會當中,因此必須在傳統教育機構以外發現、鼓勵并支持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學習活動。從此種角度來看,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網絡社區,由于區塊鏈技術自身的技術特性和優勢,有助于解決傳統基于互聯網技術搭建的網絡社區在自主學習領域存在的種種弊端。
從本質上看,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第三方、通過自身分布式節點進行網絡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一種技術方案。目前,國內金融和高科技領域對區塊鏈技術討論非常熱烈,基于區塊鏈特殊的數據結構與運作機理,使區塊鏈技術具有四個主要特征: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可追溯性以及高度信任。國外學者認為,區塊鏈技術因其具有的特殊優勢,將貼合越發激烈的去中心化的學習要求并引領新時代的學習方式變革。
在區塊鏈技術具備的四大主要特征中,去中心化指區塊鏈由眾多地位平等的節點組成點對點的網狀結構,各個節點之間實現數據信息的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共識機制指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間,只有超過51%的節點成員達成共識,數據交易才能發生的認證原則,該機制有利于保證所有副本信息一致;可追溯性指區塊鏈中任意兩個區塊間都通過密碼學的方法相關聯,所有儲存在區塊鏈中的數據,全部存儲在帶有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里,具有極強的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高度信任指區塊鏈技術基于各節點和節點成員間的平等地位和共識機制而建立起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依關系起源于自我約束,并受簡單多數原則的制約和抑制,任何惡意的、欺瞞系統的行為都會因遭到其他節點的抵制而失去生存空間。
基于區塊鏈技術所建的自主學習網絡社區,同樣將具有的這四個主要特征。去中心化保證了教育資源獲取的直接性和便捷程度,減少了流通的環節,節約了自主學習的經濟成本;各節點間依據不同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組合成網絡社區,教育資源的生產者可以直接作為網絡社區中教育資源的第一提供者,并同其他同類資源提供者相互競爭,吸引更多的節點用戶,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共識機制保證了自主學習資源的合法性、有效性,并能夠用于驗證自主學習的過程和自主學習的結果,基于區塊鏈技術共識機制特殊的機理,只有取得簡單多數,獲得超過51%的節點成員共識,數據交易才能發生,客觀上可以實現優勝劣汰。可追溯性保證了資源和行為的安全可靠;高度信任則用于保證社區的道德基礎,確保淘汰惡意、欺瞞系統的行為。
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將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分布式教學資源,對于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傳統學校教育的學習者,可以通過這樣的網絡社區,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和條件實現碎片化、階段化的學習,通過修學分的方式完成學習過程。由于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網絡平臺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信任度,各教育資源提供者或認證機構之間,可以實現全面的互信,使得跨空間、跨機構的學習成果能夠得到有效認證,極大的激發自主學習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趙宏,陳麗,鄭勤華,張善實.成人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6):37-41+48.
[2]許濤.“區塊鏈+”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應用價值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7,35(02):19-28.
[3]朱敏,高志敏.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會的全球發展回溯與未來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4,20(01):50-66.
[4]蔣潤祥,魏長江.區塊鏈的應用進展與價值探討[J]甘肅金融,2016(02):19-21.
[5]楊現民,李新,吳煥慶,趙可云.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模式與現實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02):34-45.
[6]]Mike Sharples,John Domingue. The Blockchain and Kudos: ADistributed System for Educational Record,Reputation and Reward[DB/OL][2016 -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