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師經常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指導,是近年來家長對幼兒園老師提出的新要求。但每月一次家長開放活動,班級網站也每周更新一篇育兒經驗文章,平時離園時的溝通等等,但如此頻繁的活動還是未能滿足我們的家長,那么問題究竟出現在了哪里?對此我們也聽取了家長的意見,共同發現了問題癥結。
原因一,班級網站由班級兩位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周也會定期更新育兒知識、幼兒照片及各項事宜,但是我們發現在主頁醒目位置的照片經常會有很多家長去預覽,而在網頁靠下的純文字育兒經驗文章很少有人問津,且此欄目不顯眼也是造成少有人閱讀的原因。
原因二,我們和家長每天的交流時間僅僅限于每日離園時間,而離園時間較為緊張,所以很難同家長有更深度的交流,而且平時接送孩子的大都是祖輩家長,很少與老師進行溝通。
這些看似細小的原因,使我們老師平時做的工作都成了一廂情愿,家長卻沒有接收到來自老師的信息。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些傳統的傳遞方式,使我們的工作變得簡單有效。當下的手機信息時代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班級微信群應運而生,微信群加入方便,所以很快我們的每個家庭都有兩名家長加入,這樣我們發布的信息就能基本上輻射到每一位家長,在家庭中也不至于脫節,同時讓我們在家長工作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嘗試和突破,即由園級家委會成員和班級家委會成員共同帶頭的家長自主工作管理模式。
其實幼兒園的工作只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家長的教育理念,激發家長參與幼兒園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家園共育,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微信平臺正是現階段幫助我們突破與家長溝通方式瓶頸的神器。概括來說在微信平臺中我們的家長工作開展有如下幾種。
一、教師主導模式
教師主導模式是指由教師主動提供有關幼兒在園情況或育兒經驗文章等家長需要了解的信息。
(1)組織選舉園級家委會和班級家委會
家長委員會是密切家校關系、激發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積極性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學期初建立完成微信群后,我們就在群內發布幼兒園家委會管理制度和職責進行宣傳,在家長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由班主任老師商定家委會成員。有了微信平臺,我們的選舉變得快速,公開透明。
(2)收集家長們的需求
那么我們的家長都需要哪些信息呢?我們老師應該發些什么呢?在時間階段上有沒有什么要求呢?我們將這些問題拋給了我們的家委會成員,由他們牽頭向家長收集對我班微信群如何開展的建議和意見,大致有這幾點:
1.老師每周發布一次育兒知識,如家長有好的育兒經驗也可不定時分享;
2.盡量每天都有孩子們的活動現場照片或者視頻;
3.老師每周至少一次與家長溝通幼兒情況。
(3)發布最新活動通知及家長配合事項
幼兒園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而家長資源是一塊挖不盡的金礦。大到幼兒園舉行大型聯歡會,小到每個班級的集體活動都需要我們的支持和配合。
(4)每天每周完成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根據家長之前討論出的需求,定期地發布相關信息。由于手機易于攜帶的特點,有網絡的地方我們就能無障礙的交流,因此我們和家長的溝通變得更為頻繁,他們對于我們的信任也逐漸加強。
二、家委會自主管理模式
家委會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主動性、自主性為主要目標,圍繞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資源優勢,促進家園互動。可以說這是一個樹立家長管理意識,提高班級工作效率,讓班主任從事事躬身,疲于奔命的舊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的新型管理。
(1)制定管理制度并發布
首先由班中的園級家委會負責日常管理,主持工作,協調幼兒園、老師、家長之間溝通和協調。兩名班級家委會成員則負責班級各項活動的策劃,管理維護班級微信群。并將這些職責發布在群內,讓全體家長知曉和監督。這樣一來我們聽到了很多以前在做家長工作時沒有的聲音,有的家長就感嘆原來家委會的工作和職責有那么多呀,不只是來幼兒園巡視而已。
(2)家委會輻射作用在微信平臺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如統計班級家長志愿者的信息。以往碰到這類情況,都是由我們老師出面協調,而這次由我們家委會成員牽頭,三名家長首當其沖先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其他家長也紛紛加入,不出一個小時這十名家長信息就統計完畢。以往這樣的工作老師要花半天時間,并撥打數十個電話,現在不僅解放了老師的時間,也增加了家長的主人翁感。
(3)正確引導,優化了環境
班中的小朋友之間互相嬉戲打鬧是常事,碰到一個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抓傷則需要我們老師從中調解,遇到講道理的家長可能就會小事化無,但是遇到比較計較的家長溝通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情景了。上周辰辰就把翰翰的臉抓傷了,在離園的時候我們向兩位家長說明原因,辰辰媽媽就向前來接翰翰的爺爺道了歉,兩個孩子之間也和好如初。但是到了晚上翰翰的爸爸卻在群眾職責起辰辰的父母,還揚言再有下次他就會“不客氣”。這個時候家委會成員璇璇媽媽用親身的經歷來解說這一年齡段孩子之間嬉戲打鬧的特點。一來二去,翰翰爸爸也不好意思了起來,他平時從不來幼兒園接自己的孩子,辰辰媽媽和爺爺道歉的事情他也不知曉所以當看到孩子臉上的抓痕時比較沖動,才說了比較重的話。
我想正是有了這樣的正能量才化解滿身帶刺的家長,也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平臺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容易,心也變的近了起來,這樣的能量感染了家長、感染了老師,也感染了孩子,增強了集體的向心力。
親密的合作,積極的配合,充分的理解,有了這樣的一個溝通平臺,使得我們班的家長工作提高到了新的階段,我們不僅贏得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贏得了社會和家庭的信任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