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材料是幼兒園進行區域游戲的物質基礎,孩子們是在與材料的積極互動中來建構知識體系的,而在我們的實踐過程中,發現那些身邊常見、具有無限創造功能的自然物更加地讓孩子們著迷。這時,我們就需要發動多方力量,共同來進行有效的收集運用。
關鍵詞:自然物;收集;目的;意義;運用
一、激發幼兒的熱情,積極收集自然材料
(1)明確自然物收集目的
孩子們能夠在區域游戲中享受快樂,首先就要讓他們明確需要哪些自然物,如何利用這些自然物進行創造性的游戲。所以孩子們在充分了解自然物在區域游戲中的重要意義,明確自然物收集的目的前提下,收集的積極性就會相應的提高。
(2)學會收集自然物的方法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發現身邊的自然物
生活處處有教育,處處有資源。我們老師需要培養孩子學會用一雙慧眼,發現身邊閃光的,有利用價值的可再創造的自然物。如在孩子們散步時,帶著孩子們尋找小動物,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在戶外游戲時引導他們學會觀察,找尋那些可以用在游戲區域的自然物等。
2.尋求他人的幫助,共同收集自然物
幼兒園里的孩子畢竟還小,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更多需要的是幫助,有來自家長、老師還有同伴之間的幫助。有了幫助。孩子們可以快速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自然物,同時他們也會有成果的喜悅感。
例如我們開展了秋收系列課程,需要幼兒收集秋天的果實,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對秋收是沒有概念的,什么是秋天的收獲?在哪里?怎么收集?如果單純讓孩子們收集難度會比較大,此時教師需要給予幼兒適時的幫助,可以通過圖片、影像資料來幫助幼兒認識,有了認知基礎自己后再發動家長協助,幼兒的收集就容易多了。
二、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主動收集自然材料
(1)了解自然物收集的意義
一直在倡導“綠色、自然”的健康生活,所以在幼兒園的活動開展中無處不滲透出自然性,尤其在體現孩子的表現力、創造力的區域游戲中利用程度非常高。收集需對自然物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手機來的自然會會更加有效利用。
(2)進行親子制作
在班級中收集到足夠豐富的自然材料后,教師可以圍繞區域活動的內容組織家長與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親子制作會,通過家長與幼兒的共同參與,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豐富了區域游戲的材料。也可以開展制作競賽,每一個家庭都會更加用心地去準備、設計、制作參賽作品,自然物創作的利用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開展材料展示會
往往家長收集了自然物后對這些材料的用途不了解,自然物在孩子和教師的手中轉變成了什么樣的區域游戲并不清楚,教師可以利用半日活動在不同區域內把孩子們的區域游戲活動進行再創造的自然物進行展示,并開放孩子們的區域游戲活動,讓家長們能夠近距離地、真實地看到自然物被充分利用,從而提高他們的收集積極性。
三、發揮教師的專業性,有效收集自然材料
(1)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很多老師進行材料收集只是為了收集而收集,對于收的意義沒有深刻理解,通過多看一些教育書籍、報刊雜志等學習途徑,用專業的理論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可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2)制訂計劃,科學收集材料
在收集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有目的性和計劃性。要考慮好需要手機什么材料,應用在什么區域,哪些材料是近期需要的先收集,哪些材料是后期需要先計劃著手準備。有了詳細的計劃制定,材料的收集就更加科學了。
四、共定計劃,合理布局
在班級收拾整理時總會發現,收集來的物品在教室中擺放地到處都是,需要用到時總要不停返照,費時費力教室又不夠整潔。這時,教師就要和幼兒共同商量制訂計劃,合理布局,按種類、材質進行分類,貼上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方式進行自主設計的標簽,這樣在需要使用時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在相應位置上取出想要的自然物。
因為有了自然物的有效收集與整理,既增加了孩子們的認知,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創造性,使幼兒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充滿自然韻味的游戲區,也就真正成為了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