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隨著改革的步伐,涌現出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越來越明確。新的課程教學改革,對過去的教學方式發出了挑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在本文中圍繞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這個問題,在新課改的前提下積極探尋更加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法。這些將會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時代在變化,在呼喚。我們要緊跟時代的腳步,無論是從教學思想,還是從教學方法上都要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教師要敢于創新,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本課本,一根粉筆,一張嘴巴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錄音機,錄像機,投影儀,電腦等教學輔助設施,使我我們的教學呈現出節奏快,密度高,容量大的特點,使我們的教學能夠呈現出現代的教學氣象,同時要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緊密結合起來。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出這些教學特點,我們要選用什么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下面是我們的一點體會和認識。
一、改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輕松快樂學習
眾所周知,小學生在上課時,由于本身自控力較差,其注意力也比較差,所以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為主要課堂教學主要部門。因為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差的原因,其注意力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是很差,對教師所教的內容聽進去的很少,所學的知識也是很少,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不能安排過多,不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采用“滿堂灌”教學模式,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要有整體把握,能夠合理地安排和調整教學時間,主要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進度,從而促進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快樂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中,把快樂引進課堂,有意識地創造快樂的情境氣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習知識、進行思維和理解課文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開發學生智力。快樂教學與教育孩子刻苦勤奮學習并不矛盾。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而克服困難更需要孩子們情緒飽滿、精神振奮、樂觀進取,這正是快樂教學才能達到的。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的重要方法愛因斯坦也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傳授的知識,能使學生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興趣盎然地去領會。如此教學,讓學生課前積極預習和思考,帶著問題去讀書,那么對于掌握課本的重點來說不是一件難事,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以作文教學為誘因,開展實踐活動
在小學語文的作文中,多數學生都會覺得作文很難寫,作文的教學成果非常低,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除了教學方式陳舊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對生活的積累,缺少寫作素材,對生活沒有體驗。從而讓學生在寫作賽程中出現東拼西湊的情況,再加上因為是虛構的生活場景,作文內容沒有感悟可言。針對這類現象,教師應該多多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寫更具真實和感覺的內容。比如,在課后的時間里,可以組織學生對老黨員、老紅軍進行采訪,通過組織關愛老人等活動讓學生學會珍惜眼前愛他們的人,用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朋友……同時,這也是給他們送去愛的表現,通過這些活動,不單可讓學生快速得到成長,豐富寫作的情感,同時這也是讓學生理解社會、生活,對生活進行積累的過程。
三、以有趣的方式對學生的負面思想進行改觀
小學生們的自控力較差,在課堂上也不能夠注意力集中,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將教學內容一味的傳輸給學生們,將課堂時間合理的運用起來,對學生們自主學習進行培養,讓每位學生們都能夠跟隨老師教學的步伐,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這一篇課文中,主要表述了作者小時候對我國的繁榮富強的發展,發奮圖強,樹立遠大的目標。老師可以教導學生們,讓他們明白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而是為自己以后良好的發展打基礎。只有自己努力就會為祖國做出貢獻,從而使我國真正的發展為強國。比如就課本上的內容,老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們進行提問,比如“你們讀書目的是什么?”“你們是給誰讀書?”學生這時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老師再進行對課本學習,當學生們聽完課后,再讓他們去思考一下自己之前的想法對不對?而且也在無形中學到了大道理,老師以這種帶著問題讓學生去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很自然的得到想要的答案,而且掌握起來也特別的方便,與此同時也使語文課堂達到了良好的教學目的。
四、讓學生敢于課堂表演
小學語文現在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課本劇表演讓學生更能展示他們的表演能力。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方式來讓學生表演?會什么就表演什么咯。會走秀的就走秀,會模仿的就模仿。會武術的表演個套路,來個前滾翻,后空翻,也不錯啊。總之,為了應付這些突然而來的表演機會,盡可能的去抓住,因為不多,而且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更需要平時有意識的去培養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一招鮮,吃遍天。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狼是如何的兇殘,以及小羊是多么的可憐。我提前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做好小羊和狼的頭飾,在講課的時候,我會盡量讓學生表演的淋漓盡致,把狼和小羊的本性表現出來,教師要注意細節的指導,讓學生們盡量能夠都能參加到這些表演中來。實踐也證明,每一個學生都愿意參與到這場表演中來,并且愿意做好,這樣在表演中學習不斷提高的方式的確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總之,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是千變萬化的。俗話說的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依據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和教材的實際特點,抓住時機,有效“充電”,這樣就能達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春燁.淺議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祖國(教育建設),2013,(3):167.
[2]李曉艷.論如何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祖國(教育建設),2012,(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