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學習交流的主要陣地,課堂的效率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率。為此,探索時下新教育下的語文高效課堂,主要從新教育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新教育高效課堂的課程、新教育高效課堂反思三方面來探索,以此來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新教育理想課堂共有三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知識、社會生活、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關鍵詞:新教育;語文課堂;高效;少講多學;精講多練
當前,新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筍,進入大江南北的校園。經過學習和探索,我對新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深入,尤其是在新教育的語文課堂上,我開始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索。
一、新教育高效課堂基本理念的探索。
新教育實驗提出“構筑理想課堂”,是指通過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將人類文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機結合起來,追求高效課堂與個性課堂,新教育理想課堂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這個框架包括了教學目標、預習作業和教學板塊。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是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構建新知的過程,學生最終的學習能力,可以體現在預習的水平上。另外,傳統的教案書寫只是教學中教師教的部分,而不體現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這個重要的環節。因此他提出有效的教學框架中教學板塊里還要有學生學習的清單。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應該是這樣的,師生圍繞著“問題――知識――文本”展開一段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旅程。在這段旅程里,將充滿懷疑、困惑、挑戰,它的核心永遠是致力挑戰、思維訓練,是知識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而涌現時的驚奇與喜悅,是對復雜問題形成新的理解時的豁然與頓悟。第三重境界:知識、社會生活、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我們可以把學習視為一個同時展開的三種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實現靈魂深處的共鳴,同時實現課堂與社會生活、人類命運息息相通。這樣的課堂才是理想課堂的最高境界。綜上所述,這是新教育理想課堂的精華所在,也是我校研究高效課堂的宗旨。以往的教學改革中會談到教學模式,新教育在不斷探索自己的教學風格,而不是固定的模式。
二、以《少年聶耳》一節課為例,我是這樣遵循“少講多學、精講多練”的教學理念的。
預習部分,我教讀的是第二課時,在預習本上有給學生們留的預習作業,內容是:把上節課學過的生字組成自己喜歡的詞語,例如“全神貫注、陰天、請求、許多、杰出”等。導入部分,播放《義勇軍進行曲》,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魅力,自然的引出偉大的作曲家聶耳。學習部分,聽寫生字,重點的老師指出,例如共性的錯誤。同桌互讀,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自主分配,只要讀好,讀美就行,教師帶著微笑去欣賞,走在學生中間。重點段的朗讀,教師必須范讀,把孩子們引入意境。對于二低年級的孩子,先模仿老師讀,再有感情的朗讀。大家一起讀,小組一起讀,帶動作的朗讀,讓孩子們讀得盡興。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如果是高年級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我提出的問題是:“聶耳成為杰出的音樂家和他少年時代有什么關系呢?”教師選擇最好的答案,負責給表現好的學生粘貼小紅花。升華部分,孩子們都想表達,興致高亢,讓孩子們落在筆上。出示小練筆:聶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你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小練筆由學生自己大聲朗讀出來,教師和同學們作為一個欣賞者感受同學們的只言片語。在結束的關鍵語,由教師表達,緊扣全文的主題提出希望:聶耳之所以能夠成為杰出的音樂家,這與他少年時代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那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勤學苦練,為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奮斗吧!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勤學苦練,你們一定會成功的!在課堂上,教師就像一個主持人,要時刻觀察學生們的變化,感受他們學習的困惑,感受他們學習的興奮點,因勢利導,做一個合適的領路人!
三、新教育高效課堂探索反思
(1)要用新的課改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
新的課改理念就是“少講多學,精講多練”,就是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讓教師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變成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角色不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所以必須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自然是學生的事了,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空間,做好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做好“主持人”就可以了
(2)要研究課堂,研究學生 教師要善于研究課堂,要通過研究知道什么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如果在探索過程中,你有困惑,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除了要研究自己的課堂外,還要研究名家的課堂,去看一下名家是如何處理教材,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組織課堂,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只有善于學習借鑒,才能縮短與名家的距離,才能夠快速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
(3)要形成自己課堂的風格
多年的小學語文課堂,使我認識到每一節語文課都要進行反思,反思是對本人課堂教學的總結。教學風格是長年教學積累的結果,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風格一樣,它是個人內心的獨白。比如我,既不喜歡喧囂的課堂,也不喜歡壓抑的課堂,我只喜歡聽從內心的聲音,讓孩子們的感情中自然的流淌。在《少年聶耳》這一課中,讓孩子們有規矩的合作、學習,課堂上井然有序的體現了“少講多學、精講多練”的教學理念。所以每個人都要善于總結,善于反思,知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有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就能夠熟練的駕馭課堂,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為新教育實驗教師的成員,我們有朝氣、有活力、有熱情。只有經過大風大浪才的人,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水手,也只有經歷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才能夠品味到新教育實驗的辛苦與甘甜。愿實驗教師滿載而歸,為我們的孩子們找到一條最寬廣、最適合的學習之路。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用新教育理念指導小學語文教學[J].劉杏花.新課程學習(中).2013(03)
[3]新教育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探討[J].許煥.科教文匯(中旬刊).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