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門十分貼近生活應用的學科,初中生物更是學生接觸生物學科的起步階段。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思想,為初學生物的學生打下學習基礎。作為理科類學科,初中生物的課堂理應脫離枯燥的教學,向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創造出有氣氛的課堂才能發揮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策略; 高效課堂;
一、激發學生興趣,方能漸入佳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最初接觸初中生物的時候,往往是帶著好奇心的,正確利用好這點將學生引入課堂,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學科十分貼近生活,不具有完全純理論性,這也是引起興趣最便利的一點。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引出問題進行教學。比如,在講到環境系統的時候為了使學生們更好理解以便快捷地產生課程意識,我們就可以從身邊舉例子。這個例子非常廣泛,重點不在于舉例子,而是舉一反三。教師在舉出例子之后,可以把問題拋向學生,讓他們也同樣地去從生活中舉出例子。因為例子來源于生活,這樣的問答互動或者說是接力,不但不會難住學生反而有激發興趣,促進學生記憶的作用。這時候的例子不是用來教學的,而是用來培養興趣輔助教學的。
另外,利用生物的貼近生活化,可以利用引言使學生們產生正確的動機、興趣、意志和情感,從而帶有積極性地去學習,讓他們覺得這是一門有用途好理解的學科。在開課的時候,不要直接地去陳述生物的含義和學習生物的意義,而讓學生們去揣測。學生們的頭腦被調動起來之后自然可以把自己對生物學科的理解融入到學習理論中去,產生興趣而漸入佳境。
二、教學帶有針對性,拒絕大面積授課
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剛剛接觸生物的同學受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會體現出不同的接受程度,而教師需要尊重個體差異。一個優秀的教師理應是面面俱到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時拒絕大面積授課的現象。高效課堂存在“短板效應”,即課堂是否高效是受課堂上接受力較低的同學們決定的,教師理應有所照顧以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現象,這是十分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針對不同的學生,筆者認為,發展其獨特性以便產生其自己的學科認識才是重要的。
大面積授課還會產生的問題不僅僅是學生的,教師本身還會在課堂上對便捷的授課方式產生依賴和懶惰性。大面積授課影響的不僅是接受能力較低的個體,而且其他類型的學生也會多多少少地受到影響。長此以往,磨滅的是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無從談起。
三、實驗至關重要,實踐成就高效
生物實驗歷來是生物課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引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因素。生物實驗課堂的設置本身不是為了實驗考試而是輔助教學課堂進行方便理解和講授。
生物實驗的設置要緊貼教學課堂,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實驗課的進行過程更多地需要關注實驗課本身。生物實驗課雖然是知識教學課堂的輔助,但作為生物課的組成部分更應該對其本身的效率進行關注。實驗教學的可觀性是非常重要的,實驗能否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在于其能否直觀教材所想要展示的重點、能否滿足學生興趣的指向。我們所提到的實驗課堂大多是教師在講臺上展示或者由教師輪流演示的方式進行,不得不說,這不是有質量的生物實驗課堂,這便是對實驗可觀性的一大折損。
同學們需要的是更直觀地感受到知識的存在,這個需要他們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逐步深入領會知識達到強化理論學習的效果。生物的大多數實驗都是生命體參與演示的,讓他們動手完成試驗可以極大增加他們完成任務的積極性。例如,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實驗上,學生們都在自己家的植物上遮擋葉片做這個實驗,起初筆者并未料到學生們會對這樣一個普通實驗感興趣,直到后來有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不同不透光紙片在葉片上所留下的不同形狀,導致大家激烈討論的時候筆者才發現,對學生而言,試驗的魅力的確是現象本身,但是實驗帶來的卻是實踐性的授課效果。 四、提高教師素質,關注課堂氣氛
教師們在進行教學研究探討的時候,多半問題集中在學生的身上,若教師將準心瞄準自身的改善就能將課堂的高效性提升一個層次。
提升備課的效率,教師在備課時著重從教材出發。生物課程的基礎理解非常重要,教師應具備理解教材精神實質的能力,從而把握重點、解決難點。教學方法上一定要注意多變,采用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張一弛,做到有的放矢。筆者上文中曾提到過的“大面積授課”,也是當下教師需要改進的一點之一。現在的課堂是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中心,讓學生應和和被動接受。從這點來講,課堂也很難達到高效。所以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將做實驗的機會還給學生,把表達觀點的機會留給學生。
很多教師在憑教學經驗進行課堂教學,這也是必須要提到的一點,教師的與時俱進是必須要一代代繼承下去的寶貴財富。創新要求是課堂的歸宿,更是教學的核心。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發現探究并理解學科宗旨,不是每個經驗都適合用于現今教學的,課堂的靈活性必須要有所把握。具有與時俱進精神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創造力的學生。優化組合教學方式,吸收教改精髓,整合出一套更現代的更適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手段,將包含知識的問題創新式地有機結合,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
教師用創造力去迎合學生的同時,學生得到了情感的滿足,激起學習興趣,也起到了客觀的課堂交互的作用。尤其是在進行嚴謹性的理論教學的時候,學生很容易造成難以被動接受,產生厭學情緒。為了不使學生學習效率打折扣,教師在強調該理論的嚴謹性的時候,更應該改善教學思想去組織教學活動,照顧到學生的情感以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
總之,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加強學生、教師和教學資源三方面的關注,讓這三者之間形成穩固的三角關系。初中生物是我國義務教育的基礎組成部分,為了維護好這一部分,教師們應該向學生們傳授生物本身的學科思想,同時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使這一學科教學在更好的氛圍中進行。
參考文獻
[1]在初中生物課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 王延杰. 吉林教育. 2013(36)
[2]初中生物有效課堂教學探究[J]. 楊文娟. 考試周刊. 2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