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營造高效小學體育課堂的措施,主要內容有提高教學設計質量,應用團隊合作教學模式,構建激勵體制和增強小學生心理教育力度幾個方面。教師通過應用這些改善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而提高課堂趣味性,以增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創建高效課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提議;高效課堂;教學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教育,而在小學教學課程中,體育教育占據著重要地位。小學體育教學是培養新生代體育人才重要途徑,也是全面發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小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課堂鍛煉身體,通過學習體育知識開拓視野,為較強的身體、心理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隨著我國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成為學校和體育教師關注的重點。高效的體育教學是在教學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改善教學內容和方式,減少教學投入,從而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本文現對高效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總結,為小學進行高效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建議。
一、積極落實因材施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同學,了解每位同學的個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各個擊破,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位同學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同,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方案,使同學們全面發展,不讓任何一位同學掉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針對理解能力差的同學,教師可以采用課前預習作業的形式,使學生提前復習,在教師講課時同學就容易理解的多了;或者針對活潑好動的學生,在課堂上活潑好動被稱為“小動作做”,教師教學游戲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但沒有了批評,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在針對性格喜歡靜的同學,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影片、詳細的資料等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實現全面發展。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興趣
體育課主要是從事各種身體練習,身體練習屬于運動條件反射,它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運動。和諧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中的興奮狀態,便于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鍛煉。相反,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存有隔閡,學生的心理狀態就會出現不均衡,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就會降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揚民主,課堂上面帶微笑,啟發引導,循循善誘,并運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勢等肢體語言,對學生的學習給予鼓勵、肯定和贊許。教師既要做他們的家長,關心愛護他們,又要做學生的朋友,幫助、尊重他們,組織好每一次活動,關注每一個學生,“學優生”、“學困生”要一視同仁,認真對待和設法滿足他們的每一個正當要求。當學生練習失敗時,要給予鼓勵,當學生練習成功時要及時表揚,當學生焦慮不安時要給予安慰。從而使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三、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體育課不同于別的學科,體育課在操場上進行,學生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自制力差,有一點“風吹草動”,注意力馬上轉移,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學生喜歡節奏感強的練習,在隊列練習中可以用口哨、掌聲等進行,也可讓學生自己喊口令,這樣更容易吸引學生,練習起來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進行游戲活動時,我發現有很多學生一高興起來往往就得意忘形,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連蹦帶跳,甚至還有的出現在地上打滾,你追我、我追你的現象等等。這時,教師要利用在游戲中,學生最想扮演的人物來調動其積極性,如在“老鷹捉小雞”中想做老鷹,分組練習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調配,適當安排好角色的替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提醒學生遵守紀律,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創設探究性教學情境,讓課堂變得更有味
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是體育創新性的教學設計。作為一名年輕的體育教師,要不斷的探索更多的、更合理的、更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教材,使得我們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目標的教學。由于,我們處在鄉村學校,又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體育文化和童年的游戲比賽,都需要我們去探究、去琢磨,看看哪一類的體育項目,能安排到教學中去,以便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一般說來,教學情境無論如何創設,它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達到運動參與和身體鍛煉,而不是為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在舊的教材里,各項目的動作技術要求都很高,面對學生像一個專業的運動員一樣,動作要領要求得很規范。然而,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操作起來卻是十分困難。一個學生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最終也沒有幾個能掌握好最基本的技術動作,其實也不必要,因為一些體育項目,對學生的終生體育鍛煉的價值很低。因此,學生產生了厭倦的心理是必然的。我想:如果沒有把教材和技術動作的生活化,那么,就很難上好當今學生的體育課。大家都知道,時代在變遷,學生的思想潮流也在更新,我們呆板式的教材,已經不能再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了。由此可見,我們要不斷地以積極的態度去探究有關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生活習慣,探究傳統的體育文化和簡易的體育活動,以便創設出更好的、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一個和諧而不死板、熱烈而不松散的教學環境。教師在動作要領及要求等的講解上要層次分明,通俗易懂,采用不同教學手段,不同的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如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解決出手高度問題時,采用將球投給跳舉羽毛球拍后面的接球人,還有教師輕松自如準確無誤地單手肩上投籃的示范動作,既突出重點、又掩蓋了難點,在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長春.淺談如何創建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09):147.
[2]張建華.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J]新課程(上),2011,23(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