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是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一個途徑,也是教師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方法,所以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提問,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的時候,應該聚焦核心問題,可以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而且還要掌握一些提問的技巧,比如提問時機、鼓勵積極思考、傾聽學生回答等,這都有助于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有效提問;問題;策略
課堂提問,作為常用的教學手段,運用在每個教師的每一節課堂教學中。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都曾對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問,如何問出高效課堂進行過探索研究。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存在著一些問題,缺乏合理的設計,在問題的數量、形式、類型以及學生的思考時間上都有著不足之處,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必須要掌握課堂提問的藝術。
一、精心設計核心問題,注重問題的開放式
初中數學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聚焦核心問題,合理的設計對話內容,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不是對知識的簡單記憶,而是一個過程,所以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并且要從批判的角度對問題進行不斷的完善,不要都是提出一些封閉式的問題,不要總是運用“是不是?”“能不能?”“對不對?”等話語進行提問,還要善于設計一些開放式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從而使其充分的組織語言,對問題有個更加全面的認識。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相交線和平行線”的內容時,可以設計提問:“直線AB、CD相交于點O,一共有幾個角?如果兩兩相配共有幾對角?每組角存在著什么樣的位置關系?如果將其中的一個角稱作∠1,并且∠1=70°,你能得出其他角的度數嗎?”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掌握了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和性質,學生也非常會樂于探索學習。
二、創設良好的提問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非常的低沉壓抑,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學生都害怕被老師叫到回答問題,因為如果回答的不好就要遭受嚴厲的批評。所以,為了發揮好提問的積極效果,初中數學教師既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提問情境,結合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獲取運用一些趣味故事進行提問,這樣更有助于引導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努力去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例如在講解“直線、射線、線段”的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重要概念,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孫悟空的金箍棒吧?金箍棒可以向兩端無限的延長,如果將金箍棒看成是一條線的話,那么它屬于今天我們學習的哪一類呢?”“手電筒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可以照射出非常遠的光,這個光又屬于哪一類的線呢?”這樣的問題對學生們很有吸引力,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他們積極的參與思考,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夠分清直線、射線的區別,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掌握提問技巧
1.把握提問時機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時應該把握恰當的時機,不能隨意的提問,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啟發性,可以在概念理解處設問,在知識應用時設問,在比較區分時設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鞏固知識。教師在提出問題后,還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學生很難做到對答如流,不能在學生稍微受阻后就立刻解答,或者找其他同學代替回答,要注重啟發和引導,讓學生順利回答出來。
2.鼓勵積極思考
學生在面對老師提出來的問題時,往往會存在畏難情緒,如果能夠幫助消除這種情緒,給予熱情鼓勵,就能激發出學生的求勝心和學習動力。例如在講解“冪的乘法”知識時,當老師提出了問題:(3--2)5=?學生就感覺很麻煩,其中還有負數指數,覺得自己不會,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的嘗試,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運用冪的乘方法則進行思考,通過“底數不變,指數相乘”就能準確得出結構,
3.傾聽學生回答
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進行解答以后,都期待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的結果,但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也不能發火嚴厲批評,這樣的提問環節是錯誤的。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回到情況,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應該讓他介紹自己的思考過程,分享學習經驗,即使是回答錯誤了,也要幫助其找到根源,幫助他糾正和強化。例如在學習“完全平方”知識時,一個學生列出了算式(x-2)2=x2-4,顯然這位同學的解答是錯誤的,但教師要分析其中的原因,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公式的由來,可以將其變化為多項式相乘的形式(x-2)(x-2),這樣就會得出了正確的答案,再與上述的回答進行對比,這樣學生就能對完全平方公式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掌握提問藝術,做到有效提問,這樣才能真正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真正的掌握重點知識,并且促進思維的開發,從而促進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林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探討[J]才智,2014(02):128.
[2]韋茜.淺談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