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任務對于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知識接受能力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高中歷史課程包括的內容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還需要學生掌握世界史,并且能夠從如此繁雜的歷史中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熟練掌握,在答題中把知識點運用自如。近年來,新課改的東風已經刮到每一片土地,相對應的是,高考歷史命題變化的側重考察點也會較以往發生變化,因此,教師要緊扣新課改的內涵要求,對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作出適當改變,提高學生的考試應答能力和作答技巧。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策略;作答能力
新課改對于學校和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即要在課堂教學中要轉換課堂主體角色。由以往教師主導課堂向以學生為整堂課的主體轉變,這對于習慣了傳統教學的學校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另外,在這種新教學的方式下,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答題能力是必須要邁上一個新臺階的。最近十幾年來我們的教學強調的是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可以全面發展,因此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對文科知識進行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在是唯一的考查要求了,在考試中我們應該知道考查的不只是知識的識記,更重要的是學生對于問題的獨特解讀和理解。
一、高中學生在歷史學習中作答能力上存在問題
(1)對高中歷史存在錯誤認知
高中歷史是高中整體課程重 要的組成部分,而在高中生眼里歷史課程只不過是副科,不及語數外三門主課在高中整個學習中的重量,因此,避免不了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提不起精,簡單的認為歷史課程的內容根本不需要怎么去花費精力去學習,在考試之前花幾天時間好好背背書就能解決掉,為什么要大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生對于課本內容和課程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在考試試卷上看到題目時,簡單的題目還能說一兩句,如果稍復雜的問題,無從下手,詞不達意,答不上來還認為自己是沒有花時間背書,并不是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出現問題。
(2)知識點掌握不夠全面
高中歷史的考試題目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書本中重要知識的考察,更多的是要從考試題目中判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點理解深度,學生是否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歷史,所以說,學生學習的重點是將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找到其中聯系點,將整個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就能夠很清晰很明了的掌握知識,理解歷史事件。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往往難以將過去的事件和現在的事件相聯系,所有的知識都成為獨立的知識點,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點。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作答能力
(1)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正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新型教學方法,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基礎,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能夠與教師進行多方面的溝通,在一次次的提問中,學生會有一種自己在答題做試卷的感覺,會下意識的思考老師為什么會在這節內容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在這個提問過程中,學生的整個思維是在線的,他自己會對本節內容出現的知識內容自決的進行記憶和理解。為了提高學生在歷史考試作答的能力,教師作為提問的主導者,就要利用機會,形成一種對話式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提問工作,要學會如何提問,該問些什么問題。
(2)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歷史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以史為鑒,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有創新有大膽,歷史的方法和經驗能否運用到現在解決實際問題。要真正實現歷史課程教學的目的,就要讓歷史教學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真正自主地投入到歷史學習中。批判性思維是在遇到什么或該做什么的時候能夠多方位全面的考慮作出正確的判斷,其本質在于理智的懷疑和反思的態度。批判性思維旨在訓練理智質疑,自主探究和嚴密推理的思維方式,從而培養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敢于打破常規思維,選用體現邊緣反思性觀點的史料,講述歷史事件的時候,不能僅僅將課本中的英雄事件講述出來,英雄事件背后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的問題同樣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了解。
(3)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這也是高中歷史主觀題作答中著重考察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將這些素養潛移默化的植入課堂,給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歷史的環境和思維。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核心理論、時空觀念核心思維、史料實證核心方法、歷史解釋核心能力、家國情懷核心價值觀。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對于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將唯物史觀作為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思想。在認識現實社會時,能夠將認識的對象置于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察,也能以實證的精神對待歷史與現實問題,在面對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矛盾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學習歷史的另一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與人文追求,教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教學不僅是知識的教育和傳授,也是樹立正確三觀的途徑,因此,學生的作答技能培養更是離不開對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做出了改革,相對應的學生在考試中對于試題的理解和作答也需要提升。學生能力的提升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方法變化息息相關,所以,提高學生的作答能力還是要歸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麗珍. 高中歷史“主題教學”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
[2]林娜. 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科興趣培養研究[D]南昌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