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類比推理思想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科學有效的應用類比推理,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有效途徑。高中數學中,在概念含義教學、幾何教學中應用類比推理方法,尅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類比推理;高中數學解題;應用
與高中教育中的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相對較高。因此,我們在高中數學考試中常常會遇到考試時間不夠用的問題。類比推理法在解答高中數學題目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優勢,為了實現提升解題效率目的,我們可以嘗試利用類比推理法解答相關高中數學問題。
一、類比推理
(1)類比推理法的概念
高中數學教學中,類比推理一般是比較不同知識內容,找出他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應用類比推理方法尋找兩類對象的相通屬性,進而逐漸推理其他相通點,舉一反三。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掌握兩種數學概念知識結構并構成嚴謹、縝密的邏輯思維,擴散思維。
類比推理方法對高中數學解題具有重要作用,即:提升推理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起到思維啟迪的作用。第一,應用類比推理方法解題過程中,可以將散碎的知識點綜合在一起,構成明確的數學知識概念結構,便于學生理解與知識掌握,了解推理方法便于總結經驗,學以致用。第二,因為數學課程中一些知識點較為抽象,使得想要完全理解具有一定難度,比如:向量、函數。應用類比推理解題有助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轉為具象化。第三,應用類比解題方法也能夠擴大自身知識結構,調動學習積極性與反映能力。
這種方法是指,已知某種事物存在一種屬性,進而通過推測分析出與該事物相似的其他事物也存在這種屬性的比較過程。
(2)類比推理法的種類
在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可用的類比推理法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普遍性類比推理法
這種類比推理方法可被應用在以下兩種不同的環境中:第一,某一參考依據對象中不存在某種情況,則可以利用其推理出另一中對象也不存在該情況。第二,某一參考依據對象中存在某種情況,則可以利用該對象推理出另一對象中同樣存在這一情況。
2.個別性類比推理法
這種類比推理方法是指:將某種個別對象作為參照依據,進行利用該對象推測出其他對象同樣包含參照依據對象某種屬性或特點的結論。
二、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函數方面
例題:設f(x)為定義Q上的函數,且該函數的圖像關于直線x=p、x=o對稱。根據上述條件,請將f(x)是否屬于周期函數確定出來,并分析理由。
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如果單純利用已知條件進行求解,則整個分析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計算量,且較容易得出錯誤的推理結果。相比之下,類比推理法的應用可以簡化這道函數題目的難度,并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基于類比推理法的分析流程如下:
在x=p、o這兩種對稱軸,可以將函數y=f(x)作為參照對象,將該對象與y=sinx進行對比。就對比對象而言,函數y=sinx的對稱軸分別為x=-以及x=。對比對象函數在這兩條對稱軸的的周期相同,同為2π(剛好為兩條對稱軸數值絕對值之和的二倍)。利用這種情況對函數y=f(x)進行推理,可得:函數y=f(x)屬于周期函數,且該函數的對稱周期為2(p-o)。
利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可得,f(x)=f(2p-x)f(x)=f(2o-x)。
所以f(2p-x)=f[2o-(2p-x)]=f(2o-2p+x),因此可得:
f(x)=f(2p-x)=f(2o-2p+x),即函數f(x)屬于周期函數,其周期為2(p-o)。
(2)平面到空間方面
例題:勾股定理中指出:某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位于邊長AB與AC之間,此時,該三角形的邊長存在AB2+AC2=BC2關系。該關系是在平面基礎上得出的,請在空間層面上驗證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如果成立,三棱錐A-BCD中的面積關系是什么?
平面與空間之間存在本質性區別,因此,我們在面對這道問題時通常無法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針對這種現象,可以將類比推理法應用在實際的解答過程中。類比推理流程如下:
首先分析平面與空間之間的區別:可以將平面中的點看成是空間中的線;可以將平面中的線看成是空間中的面;將平面中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分別看成空間層面中的四面體、平行六面體;將平面中的平面向量看成是空間中的空間向量。當得出上述對應關系之后,可以將三角形中的邊長關系轉化成面積關系,進而得出推理結果。
(3)數列方面
例題:設函數f(x)=。請利用高中數學教材中等差數列的相關推理知識,將下列函數關系的最終數值確定出來:f(-5)+f(-4)+f(-3)+……+f(0)+……+f(3)+f(4)+f(5)+f(6)。
這道題目的類比推理參照依據為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由于該公式是通過倒序相加的方式得到的,因此,這道題目中的函數關系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推理[4]。
結合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獲得方式,可以將f(-5)+f(-4)+f(-3)+……+f(0)+……+f(3)+f(4)+f(5)+f(6)推理轉換成[f(0)+f(1)]+[f(-5)+f(6)]……
此時,如果x1與x2之和為1,則可以將這兩個數值的函數之和推理成:
f(x2)+f(x1)=+=。
結合上述推理結果,可以將題目中的函數關系計算為6X=3(利用前n項和公式的推理方法將題目中的函數關系轉化成6組不同的函數關系)。
三、結論
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類比推理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根據高中數學題目找到便于計算的解題思路,進而高質量完成數學題目的解答。與其他方法相比,類比推理方法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促進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以及降低數學題目難度等多種方面。從本質角度來講,該方法的應用可以提升我們的解題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誠.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孔令偉.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與解題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魏樹清.淺談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03:15.
[4]陳麗霞.類比推理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