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是初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素質教育對初中學生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階段學生學好生物學基礎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由于初中升高中的統一考試中,生物學科沒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及其家長都不了解學習生物學的意義。因此,學生及其家長都把初中生物學科看成“豆芽”。
關鍵詞:有效策略 初中 生物 第一
如何調動和提高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從新課程改革以前到新課程理念下的今天,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理論比比皆是,筆者經歷新老教材的生物教學實踐與嘗試,在此談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上好“第一”節生物課
剛進初一的新生,不僅對校園環境感到新鮮,對學校的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科,甚至每一位同學都感到好奇,如果學生對某位教師產生好感,那么他們就會對其所教的學科產生學習興趣,他們就會努力學習這門學科。怎樣才能做好這一點呢?首先,教師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教師的穿戴要整潔、大方,說話要做到和藹可親等;其次,就是要把握好第一節課的教材內容,七年級《生物學》課本中,“致同學們”就是上好第一節課的好材料,課文首先以優美的語句引人入勝,然后提出由易到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再結合地方實際:目前農村為何推廣兩段育秧、球段育苗技術、免耕栽培技術?果樹為什么需要嫁接,如何進行嫁接?讓一棵果樹結出幾種果實行嗎?小孩為什么總是哭著來到人間?人和動物為什么都有眨眼的習慣?人和其他動物生下來就知道吃奶是怎么一回事?同一個教師教的學生為什么成績各不相同?人為什么會生病?很多植物為什么就是治病的藥?中央為什么要出臺退耕還林政策等?這些學生似懂非懂的問題的提出就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胃口,就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好好把握這些內容,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時,學生很想知道什么是生物?怎樣才能學好生物學?教師抓住時機:講解生物學的概念,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意義,以及生物學研究取得的成就,今后的發展方向,未來的展望和學好生物學的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策略二:做好“第一”個學生實驗
七年級生物學中學生真正動手操作的第一個實驗就是“顯微鏡的練習和使用”,怎樣上好這節課呢?首先應該掌握好基礎:讓學生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名稱及其功能,如反光鏡、遮光器、壓片夾、準焦螺旋等功能在操作前就是必須掌握的。其次是抓住關鍵:在操作前要知道的注意事項,如取鏡時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保證物鏡不碰到玻片;觀察時兩眼睜開,左眼觀察,這些對保護顯微鏡和養成良好的習慣都很重要,教師必須講清楚之后,學生才可操作顯微鏡。至于其他的注意事項可在操作中逐漸掌握,如光線強使用平面鏡,或用遮光器調節等。再次是把握好重點:顯微鏡的練習和使用,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不能面面俱到,如講解顯微鏡的所有結構的名稱和功能,顯微鏡操作過程中的所有注意事項等。這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學生一下子也記不住那么多,學生又沒有充裕的時間練習而放棄了重點。正確的做法是教師精講,學生多練。只有學生自己動手,他們才有興趣,只有他們多多練習才能掌握知識。
策略三:組織好“第一”個探究活動
七年級生物學中由學生獨立完成的第一個探究性活動是探究環境對鼠婦的影響。包括捉鼠婦、準備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觀察記錄等完全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充當組織者、指導者,必要時還要當好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在動手中尋找樂趣,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而碰撞起思維的火花,思考、驗證實驗結論與假設的一致和差別,強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如在探究環境對鼠婦的影響中,鼠婦為什么會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是怕光?如何設計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假設等等問題都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做好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能讓學生流于形式,而應該讓學生根據探究活動的步驟嚴格地進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策略四:開展好“第一”個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續和提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手段,教師有計劃地開展好第一個課外活動至關重要。開展好第一個課外活動,教師首先要有周密的計劃;其次是外出過程中的強有力的紀律保證;再次是外出的活動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能完成任務的活動內容。如從參觀活動、采集生物標本等簡單的活動入手,學生既感興趣,又能完成任務,既能培養其興趣,又能滿足學生的成功感,使學生的興趣能較長時間地保持下去。
策略五:做好對每一個學生的“第一”個評價
評價包括學生課內外的表現評價、作業評價、考試評價等。教師精心設計第一次作業,最好是開放性的,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具有激勵性的評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之一;考試評價則以多元化為主,如平時成績、實驗考核、筆試等進行綜合評價,不能只以一次筆試定性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了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長久不衰,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課內外的表現性評價,教師對學生的瞬時表現的評價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昂與衰落。評價要讓學生滿意地接受,就能讓學生興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高,相反,教師的評價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立即衰落,甚至會影響教師的上課和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善于抓住學生課堂內外的瞬時表現,及時加以恰到好處的表揚,或投以贊賞的目光,即使是學生大膽的發言,或者是頭一次回答問題。教師給學生信任或者是贊許的眼神或話語,都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作為生物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生對生物學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去學習并掌握生物學知識,并使他們在學習中體會掌握生物學知識的樂趣,把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提高初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策略[J].王樂.內蒙古教育.2014(04)
[2]淺談如何激發初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J].段秀芝.黑龍江科學.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