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中學歷史教學單純將感性直觀的歷史課本輔助內容及教輔材料當作教材正文部分的補充與說明,這種簡單草率的處理往往起反作用。若改變這一現狀,依托歷史課本的輔助內容創新設計課堂教學,結合科學性與趣味性可以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歷史學習方法。新課程改革凸顯素質教育的優勢,倡導構建富有活力的歷史課堂。教師在實踐中要克服以往的常見誤區,重視歷史教學的趣味性,不能忽略歷史學科自身的科學性。
一、堅持歷史教學的科學性,有助于學生記憶與理解歷史事件
首先要確保歷史教學的科學性,這是進行趣味性教學的前提。倘若歷史教育喪失了科學性,趣味性也就變為單純的熱鬧。因此,應切實把握科學性教學這一首要和重要的一步。科學性即指需保證歷史教學內容的客觀性,教師應科學系統地開展教學活動。這需要教師傳授科學的歷史知識與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即正確無誤地表述定義或概念,真切準確地進行事實論證、引述以及語言表達。1、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堅持將全面客觀、科學真實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歷史事件發生在過去,屬于客觀現實,講求科學性的歷史課堂要求歷史教師真實地再現史實,還原歷史的本真面貌。堅持歷史教學的科學性需要針對如下方面進行改進。中學歷史教師素質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歷史教學的效率。優秀的教學總離不開教育工作者豐富的學科領域知識、過硬的課堂教學基本功、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及先進的教學理念。歷史教師的全部魅力都源于深厚的修養,這就要求中學的廣大歷史教師要廣泛閱讀,時刻站在學術的前沿和教研的制高點,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史料研究成果,并聯系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學生講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每位歷史教師都應成為學者型教師,而不是人云亦云、擅長模仿的教書匠。2、 歷史自身屬于一個難以割裂的整體,類似于鏈條,無法丟掉任何一環。中學歷史教師在對新課改精神的領會前提下,需要細致鉆研課本,挖掘歷史教材的思想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思想性和有效性。由于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在重視與追求完整與專業的學科體系的同時,更加注意借助歷史教學來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意識與人文素養。所以,歷史教師必須深入鉆研課本,自覺積極地拓寬視野。
二、要設置有效的看書步驟
學習歷史,離不開歷史課本,而要學好歷史教科書,必須時時看書,時刻保持對課本內容處于熟悉的狀態,不然,歷史書是一看就懂,一放就忘。為此,我認為看書分成這幾步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1)通覽教材。包括目錄、引言,章節題目、正文,插圖、圖表、地圖、引文、注釋、練習題、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等。
(2)抓骨干知識。把教材中的骨架性、核心性知識深刻理解、記憶,并找出骨干知識的內在聯系,做到以點帶面,抓住主要矛盾,其他則迎刃而解。
(3)解決歷史基本概念。歷史課本中,基本概念比比皆是,一小部分在教材中有解釋,但大部分無解釋。而歷史概念的理解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面。概念理解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歷史學習。所以,必須弄懂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4)原理運用。用歷史學科的原理,如因果論、過程論、階段論等,更要用政治等學科的原理,諸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等等。用這些原理指導看書和做題,就容易有角度、有思路、有出路,就容易達到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因而也更能提高學習歷史的能力和水平。
(5)學科間的聯系。“歷史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科有必然的內在聯系,閱讀理解表述離不開語文基礎,抽象的理論離不開政治原理,諸多的空間概念離不開地理知識。”學習歷史,要時時注意不能單純地把注意力放在歷史本身上,而是要多和政治、地理、語文,甚至理科結合,才能把歷史放大,成為大歷史,才能全面、準確地理解歷史,學好歷史。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比較差,問題意識薄弱,而且歷史學科是通過大量文字進行講述的,在很大程度上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歷史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從問題中了解歷史,從問題中學習歷史。
(1)以問題意識為教學核心。教師要將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作為教學的核心,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圍繞這個核心。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就會善于發現問題,并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樣的教學才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能盡情地展現自我,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2)探究問題意識培養途徑。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主要途徑是積極參與教師所提出問題的討論,在參與中發現、探究、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效果。有專家研究過學生所具有的想象力的特征和發展趨勢,數據證明在教學中使用問題式的教學方式更易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有水平,以便于教師開展針對性教學,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學生在問題意識的影響下,思維會更加活躍,探究欲望會更強。可以這樣說,在一定程度上“問題意識”釋放了學生的天性,學生不再是教師講課的傾聽者,而是課堂的主宰,會表現得更有生機和活力。歷史問題意識的養成,是養成學生人文素養的前提,是體現歷史教學核心價值的精髓,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四、結語
歷史教師須保證教學趣味性和科學性的同步統一,兩者并非彼此獨立的行為,更要杜絕人為刻意地割裂分離開來。在課堂上融合趣味性,并非單純使教學過程熱鬧非凡,而是借助趣味性的提升,讓學生加強理解與掌握科學性的歷史知識。再者,教師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將系統理論的歷史知識運用于教學實踐。同時還需要做到知行統一,嚴格要求自己,銳意進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