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2月31日,我光榮地加入少先隊,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有了一個新名稱——少先隊員。從今以后,就會有一個“標志”一直跟隨著我,陪伴我到初中。
五年級的時候,白武明院士來我們學校參觀指導,我們班負責接待白院士,我作為校的大隊委被分到了一項非常光榮的任務,就是給白院士戴上這個‘標志’接到任務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反復學習怎么樣才能幫白院士佩戴好這個“標志”。我給白院士佩戴“標志”的整個過程被跟拍的工作人員登上了報紙,可我納悶了,為什么其他同學都很用心地招待白院士都沒上報紙,就我這個以為很簡單的舉動,就上了報紙呢?
這個“標志”就叫紅領巾,一個好聽而又神圣的名字。現在,我終于知道了它的歷史和來源: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來源于俄羅斯的東正教。1917年,列寧領導人民在俄羅斯取得革命勝利。那時候東正教會在俄羅斯勢力很大,小孩子每個星期天上“主日課”的時候都會戴著紅領巾當做識別標志。那時候俄羅斯社會把紅領巾當一種光榮,便讓小孩子每天上課都戴著,逐漸傳入了中國。中國人民也一致決定,把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們稱為“中國少先隊隊員”,而“少先隊”也是那個時候組建的。
知道紅領巾的歷史之后,我對紅領巾的喜愛之情也逐漸加深了,對它的感覺只有一個:就是偉大!是呀,胸前的紅領巾竟然表示著人民革命的勝利,表示人民對這場革命勝利的自豪以及驕傲!
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摘下這條紅領巾走進初中。但是,它將一直保留在我的心中,伴我成長,伴我走到初中、高中、大學……
老師點評
嘉瑩同學回顧光榮加入少先隊,紅領巾伴隨著自己成長,為白院士佩戴紅領巾,成為報紙上的頭條人物,更加理解紅領巾的深刻含義。文章從淺入深,含義深刻,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