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成,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2009年部隊轉業調入周口市審計局,現任周口市審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從部隊轉業到審計局以來,他通過加強自身學習,迅速成為審計戰線上一名懂業務、善思考、出思路的領導干部。2010年至今,多次組織全市審計人員帶隊參加審計署、省審計廳組織的大型審計項目,多次受到省廳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一、當楷模、做表率,堅守審計一線同甘苦
此次審計,他不僅擔任扶溝縣基礎教育審計組組長,還同時擔任扶貧審計組組長,負責組織全市5個縣基礎教育和扶貧審計項目。審計進點后,他始終堅守在審計一線指揮工作,同審計組一道開展審計調查,制訂審計實施方案,出勤率100%。為更好地開啟審計人員的工作思路,解決審計中遇到的困難,他堅持每周四晚上召開審計組碰頭會,匯報審計進度,研究發現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審計任務和方向。每次他都認真聽取大家的匯報并仔細做好記錄,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共同分析問題疑點和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方向。在審計過程中,他始終同大家一起學習、工作、生活,共同研判審計發現問題。凡是需要移交地方整改的問題和上報省廳的材料,他都堅持一個一個問題地詢問了解,從問題定性、文字表述嚴格把關。其間,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為全力做好這次審計工作,加班加點,克服種種困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軍人甘于奉獻的風采。
二、精心謀劃、強化管理,多措并舉保質量
他作為全市基礎教育審計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多次赴其他4個審計組督導工作,聽取審計組的進度和審計查出的問題,解決審計組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了“一組”“兩員”、“三會”“四不準”的要求。“一組”,即在審計現場必須成立臨時黨小組;“兩員”,即各審計組必須明確一名廉政監督員和信息聯絡員;“三會”,即審計期間每周召開黨小組會,每天晚上召開各小組匯報會,開好審計中期匯報研討交流會;“四不準”,即審計期間不準讓縣領導陪同,審計期間一律不準飲酒,審計期間審計人員不準單獨處理工作,審計期間不準參加任何與審計無關的活動。同時,每三個星期組織召開一次全市5個審計組的匯報研討交流會,各小組之間相互學習,查漏補缺,為爭創全省先進集體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省審計廳打造全國優秀審計項目做出貢獻。
三、“三個轉變”“四個結合”,創新思路提效率
審計期間,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次審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他創新思路提出“三個轉變”:一是轉變審計觀念,打破人情關口,及時上報審計成果;二是轉變審計思路,樹立宏觀意識,抓大放小提高效率;三是轉變審計方法,發現疑點及時核實,扎實取證,及時上報。同時提出“四個結合”:一是基礎教育專項審計調查與扶貧審計相結合,統籌整合審計資源,減少被審計單位負擔;二是大數據分析與疑點核查相結合;三是查看資料賬簿與實地勘驗相結合;四是督促整改與追責問責相結合。
四、黨建引領,狠抓廉政,黨建業務雙提升
按照省廳要求,張貴成組織成立了由他任書記的臨時黨支部,負責日常學習和黨的組織生活開展工作,發揮黨員同志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審計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在抓好黨建的同時,還高度重視廉政建設工作。審計組進駐后,他要求在辦公場所的顯要位置張貼審計通知書、公示審計項目名稱、審計依據、審計時間、審計對象、審計范圍、審計組成員及電話和郵箱、審計“八不準”工作紀律、審計機關舉報電話等情況。審計期間,審計組拒收紅包、土特產,受到當地政府的稱贊。市局派局紀檢組組長李耀杰同志到審計組進行了廉政談話和回訪,得到了被審計單位的一致好評。同時,清明節前夕,他組織審計組全體人員到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開展緬懷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做到黨建與業務“融合抓、雙提升”。
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從進駐審計現場的那天起,他始終用這種過硬的業務素質,務實的工作作風,嚴明的審計紀律,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審計組的每一位同志,帶領著他們打好一次又一次的審計勝仗,多次受到省審計廳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