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雜志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非洲東南部的馬拉維有一對靠宰羊為生的夫婦。因為生意很紅火,他們想擴大經營規模,但是需要250美元。這點錢對大多數人來說沒什么,但對平均年收入僅為200美元的馬拉維人來說卻是一筆巨款。
好在這對夫婦還有一塊土地和一套房子,那么他們可以通過抵押土地和房產獲得貸款嗎?答案是不可以,因為他們對土地和房子沒有正式的所有權。這對夫婦只有一個由當地的村長簽訂的財產合同,而它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在馬拉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被持有,人們通常耕種他們父母耕種的土地。如果對地界有爭議,通常由當地的村長裁決。如果一個家庭嚴重地觸犯了法規,村長可以收回他們的土地,并將其分給別人。
正是因為這對夫婦對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沒有所有權,所以他們無法進一步獲得貸款擴大生產。這種事情不單發生在馬拉維,在世界各地都有。
在環繞秘魯首都利馬的群山上,大量居民蝸居在貧民窟中,同樣的情景在南美其他城市也到處可見。很多居民通過“入侵城市”的方式擁有容身的方寸之地,這些聚居區大多具備基本的水電供應和排污設施,但在法律上,這些居民對他們的房屋沒有明確的所有權。
秘魯經濟學家埃爾南多·德·索托是《資本的秘密》的作者,他深知產權的重要性,因此致力探究“非正式所有權”對經濟的影響。
有這樣一個關于埃爾南多·德·索托的故事:很多年前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上,當他離一家農場越來越近時,一只狗汪汪地朝他叫。突然,這只狗的叫聲停了下來,然后另一只狗又開始叫了。在巴厘島,一家農場和另一家農場之間的界限沒有任何標記,但是那些狗清楚地知道邊界在哪里。索托回到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后,會見了印度尼西亞的五名內閣部長探討建立產權制度的事宜。他對部長們說:“你們已經了解到需要知曉的全部信息,現在只需要問問巴厘島的狗就知道土地是哪家的了。”
索托認為,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產權歸屬不清晰的問題,由于缺乏明確的所有權,人們不愿意進行長期投資來改善生活。健康高效的信貸體系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同樣由于缺乏明晰的產權歸屬,人們無法用財產進行抵押獲得貸款。其結果就是,窮人可以生活在一塊非常有價值的土地上,但是沒有辦法通過抵押土地來獲得貸款。據索托估計,在發展中國家,窮人擁有的非正式產權總價值超過九萬億美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被浪費的抵押品,它是30年來富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援助的資金的93倍。
產權不明晰的危害可能遠不止此。在秘魯生產棕櫚油的利潤非常豐厚,但是這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借到很大一筆啟動資金。相比之下,生產可卡因不僅生產周期短,對資金要求也不高,其結果是,南美的農民大量種植古柯(可從葉子中提取可卡因),造成全球毒品泛濫。(摘自《深圳商報》 "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