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子,我和一位外國攝影師一起工作。
那位攝影師的行程安排得很緊湊,如果拍攝完成后,不立刻交給印刷廠,就會延誤出版日期。
越是出不得差錯的時候越是容易出現問題。果然不出所料,當我收到成品后,發現稿子和照片的狀況都很不理想。雖然達到了一般水準,但和我委托該攝影師時的構想,以及雙方確認的呈現方式大相徑庭。但是,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我要求對方“重新寫稿,重新拍照”。所有的工作都有截止日期,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讓我們做到好為止,只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努力做到最好。
攝影師在截稿日之前按時交稿,最后也刊登了她的作品,我完全可以說聲“謝謝”,就讓這件事落幕。但是我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并不是責怪對方,而是老實告訴她,這次的工作并不是很理想,希望下次不會有同樣的情況發生。
攝影師很快就回復我,她在電子郵件中提到:“我也覺得拍出來的成果和我們當時討論的感覺不太一樣。”
她當然不可能道歉,因為,在專業領域中,做生意的本質就是“別人花錢買你所提供的最佳作品”,一旦道歉,就等于否定了這次工作。她還在電子郵件里說:“松浦先生,謝謝你明確告訴我,這次雖然在時間上不允許重新拍攝,但我會努力在下一次工作中做得更好。”
我并不是魔鬼總編輯,也不是要給攝影師一個下馬威。我不是指責她,更不是否定她,而是認真思考如何才能發揮她的專長,如何才能讓她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正因為我希望和對方做一輩子的朋友,在工作上繼續合作,所以,即使雙方尷尬,也會坦誠表達自己的意見。
即使是難以啟齒的事,即使有異議,還是要坦誠表達意見。因為只有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工作的基準才能維持一貫性,避免出現偏差,這是對彼此的尊重。
即使對方一開始很生氣,但最后還是會冷靜下來。如果對方和你一樣重視這份友情,就會了解“原來他會因為這種事受傷”,雙方也可以進一步討論以后相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摘自《年輕人,你就是想太多》長江文藝出版社 "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