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國防科大附屬小學,李劉植瑤的愛好顯得有點另類。當別的孩子熱衷于玩游戲時,她卻愛上了寫詩。
“有詩陪伴的日子,每天都充滿了歡喜。”李劉植瑤說,她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寫在詩里,也就有了自己獨特的成長記憶。
李劉植瑤愛上寫詩,是在小學二年級。從小到大,她都是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抽出時間陪她一起看書。在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里,她感受著書中優美的文字、精彩的情節,也用想象力在心中創造著自己的秘密花園。
李劉植瑤寫的第一首詩,叫《四季》。那時正值冬天,家里養的小烏龜開始冬眠。李劉植瑤又激動又好奇,每天觀察著,想把它記錄下來。她聯想起四季的特征,在紙上寫下了“春季花滿園,夏季炎熱天,秋季果兒熟,冬季烏龜眠”。沒想到,這首稚嫩的小詩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揚,在他們的鼓勵下,李劉植瑤開始了創作。
每寫完一首詩,李劉植瑤都感覺渾身輕飄飄的。寫詩,讓她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了。一陣風吹過,有時很輕柔,像是媽媽的吻:有時很凌厲,像怒吼的獅子。平凡的事物,她總能發現其中不一樣的光。她還喜歡記錄和同學問發生的故事。比如有一次她將秘密寫在紙上,同學知道了非要搶來看。于是她就寫道:“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別看!”誰知這同學看了以后,說:“我又不是你的朋友!”可把她氣壞了,又在紙上添了一句:“不是朋友的,也別看。”事后,這些情節都被她寫進了詩里,充滿了童趣。
因為寫詩,李劉植瑤對古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別看詩歌很短小,但它能包含許許多多的內容。一首短小精悍的詩,可以表達出莊嚴的、豪邁的、憤怒的、溫柔的種種情感。”為了讓更多人感受詩歌的魅力,她萌生了在班級辦詩社的想法。
辦詩社,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一開始,對詩社感興趣的同學并不多,大家都覺得詩歌聽上去有點枯燥,離自己生活挺遠的。李劉植瑤便采取“獎勵政策”,用零花錢買來許多小文具,鼓勵大家背詩、寫詩。
她將大家好的作品都細心收集起來,并打印成冊,發給社員留作紀念。慢慢的,這本詩集竟成了班里的“搶手貨”,好多人都來借閱、復印。現在,詩社成員越來越多,大家經常聚在一起朗誦詩歌、玩飛花令,不知不覺問,同學們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親密起來。
乘著詩的翅膀飛翔,李劉植瑤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五年級的她,心里還有一個更大的愿望,希望大家的作品能集結成一本厚厚的詩集。“即使畢業以后,這也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