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當中,有“蟲桃爛李,好吃無比”的俗話。這話真的有科學道理嗎?
果實外表爆裂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壓迫。當水果內部水分、糖類等積壓過多時就會對果實產生壓力,從而使果實爆裂,也就使水果變丑甚至畸形。這種壓迫會導致果實釋放出更多的能催熟水果的物質——乙烯,也就是說,這種水果比完好的果實更加容易成熟。
果實的甜度通常來源于其內部的淀粉轉化的單糖或者雙糖,而乙烯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加快這種轉化作用,也就是增加了果實的甜度。所以,難看的水果更加好吃是有一定依據的。
然而在挑選水果時,也要考慮安全這一重頭戲。果實的防護就是它的外皮,一旦外皮破裂,雜菌和有害蟲卵就會趁虛而入,人們吃了之后很有可能會導致急性腸胃炎等多種疾病。
總的來說,一些畸形丑陋的水果雖然味道不錯,但為了安全性考慮,特別是那些表皮有破損的水果,還是不建議食用。
(據《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