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中泰兩國空軍的“鷹擊-2018”演習中,中國殲-10A戰機在泰國火力全開,成功擊敗了泰國的“鷹獅”戰機,一雪前恥。同時,憑借殲-10A先進的電子設備,中國在電子戰對抗中扳回一局。對此,有西方媒體表示,他們在戰機航電設備等方面已經被中國趕超,今后不會占據優勢了。
殲-10A和“鷹獅”戰機一樣屬于鴨翼單發構型的戰機,它們的氣動性能顯然是十分接近的,因而這兩種戰機之間的對抗非常有意思。
從2004年以來,中國生產了大量的殲-10A戰機,最初,這一戰機裝備了KLJ-3機掃雷達,具備使用中國的PL-8和PL-11中距導彈的能力,和“鷹獅”戰機比起來,殲-10A所配備的AL-31F發動機盡管有著更大的推力,但是因為殲-10A機體更大,所以在近距作戰中兩者的性能十分接近,戰斗的勝負,更加依賴飛行員的臨場發揮程度。
而在超視距空戰中,由于殲-10A的機體更大,所裝備的更大型的KLJ-3雷達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發現“鷹獅”戰機,所以,在兩種雷達的代差并不顯著的條件下,很顯然,體積更大的KLJ-3雷達占優,在更遠的距離上,將“鷹獅”提前鎖定了,因而殲-10A在和“鷹獅”戰機的超視距空戰中,獲得了更好的優勢。而對于中國來說,殲-10A曾經由于航電設備的落伍,變成了中國空軍體系里面的三流戰機。而換裝了嶄新電掃雷達和更先進航電設備的殲-10C比殲-10A更強大,再加上殲-10C能夠應用PL-15遠距空對空導彈,作戰能力比殲-10A只高不低。中國的殲-10A盡管是相對老舊的機型,但它的戰力仍然強大。
(綜合中華網、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