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沉迷打游戲就是成癮了,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上癮并不等同于心理學上界定的成癮。廣東省心理學會臨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德民指出。
王德民表示,心理成癮的判定最核心的是強迫性、連續性、定期去使用某種物質或者做某種行為,伴隨一定的戒斷反應,明知道對自己已經構成損害但是不能控制,“例如‘游戲成癮’的界定,也強調‘游戲行為模式必須足夠嚴重,導致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癥狀通常明顯持續至少12個月’,界定非常謹慎”。
而且,成癮行為一般不是短時間發展而成的,王德民介紹,在他接診的案例中,真正確診患病的大多是有3年以上的打游戲歷史。
因此,他提醒,家長應該糾正認識誤區,應該看到,打游戲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益智、放松的休閑娛樂方式,不能一看到孩子坐在電腦面前就草木皆兵,不斷責備,這樣不但會激化親子矛盾,而且對于孩子也構成負面的心理陰影。 (摘自《廣州日報》)